第04版:在祖国的怀抱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此路恒:峡谷深深,红歌嘹亮
郁伍林:乡村旅游发展的领头人
沙车:
教育擦亮了我们的眼睛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2019年8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哈尼族]
沙车:
教育擦亮了我们的眼睛


□ 本报记者 张国欣
沙车在村前留影。 张国欣摄

  祝福

  教育,改变了我们的命运,擦亮了我们的眼睛。党的政策好,孩子们不再因为贫困而辍学,读书的条件也越来越好了。教育,会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在西双版纳祝福祖国。祝国泰民安,祝各族乡亲的生活越来越富足。56个民族,56朵花,一起开,一起红!

  工作不忙的时候,沙车喜欢到村里的幼儿园转转。他说,那琅琅的读书声,总能给人无限的希望。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遮镇南楞村,一个哈尼族聚居的村寨。65岁的沙车,是这个村的党支部书记。

  “在我们寨子,60岁以下的乡亲中没有文盲。”回想起南楞村这几十年的变化,沙车很感慨,“教育,擦亮了我们的眼睛。”

  哈尼族没有文字,在沙车小时候,乡亲们还是刻木记事。“ 记得在人民公社时期,我们记工分,1个工分在木头上刻一道杠,两个工分就刻两道杠……”

  1961年,南楞村有了第一所学校。在父母的支持下,沙车成为了第一批学生,也成了村里的“文化人”。

  然而,大多数的乡亲,彼时还不理解为什么要花钱把孩子送到学校。

  改革开放加速了南楞村人接受教育的进程。

  “村里人走出去,了解了山外的生活,才知道了没有文化的苦。”沙车说,乡亲们此时才发现,别人种地都开上拖拉机了,他们还在用牛耕地。没有文化,就听不懂山外的人讲话,看不懂化肥农药的说明书,也开不了拖拉机。

  南楞村的学校开始热闹起来。

  1984年,作为村里最有文化的人,沙车被选举为村干部。

  “我当时就想,这辈子至少要做成一件事,就是要把村里的孩子们都劝进学校。”沙车说。就这样,每年的开学季,沙车和村干部们都要挨家挨户去动员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

  那时,村民的生活还比较艰苦,学费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的孩子交不起学费,沙车就组织乡亲们,你1元我1元地一起捐。

  “穷是暂时的,没文化才可怕。”沙车说,“我跟大伙说,孩子们都要上好学,读好书,一个都不能少。”

  当村干部30多年,沙车花精力最多的事情,就是村里的教育。

  当时,交通不方便,学校的教师们到镇上办事,凌晨就得出发。很多次,教师们半夜找沙车盖章开证明,沙车二话不说,立马起床。

  上世纪80年代,村内通往学校的路不好走,尤其是雨季,大雨常常把道路冲垮,孩子们上学很不安全,沙车组织村民们节衣缩食,出钱出力,修了一条平整宽阔的上学路……

  用心灌溉,静待花开。教育的力量静水流深,悄悄改变着乡亲们的生活。

  有了文化的乡亲们,眼界开阔了,学会了种甘蔗,学会了加工茶叶。靠科学种地,1亩田地的收益比原来高出了好几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南楞村逐渐成为了富裕村。

  “我们能看懂新闻联播了,知道了植树造林的重要性。”沙车说,乡亲们从电视上了解到,有树才有水,有水才有田,便自发地开始退耕还林。“现在,我们村里已经没有荒山了。”

  这个大山深处的村寨,也走出了一批又一批大学生。在南楞村坝叶老寨,总共六七十户村民,就出了十几个大学生。沙车的儿子、女儿都是大学生。儿子毕业后,做起了茶叶生意,现在带领村民开起了茶叶合作社。

  “假期,还在上大学的孩子们回到村里,给我说咱们村的水要保护好,树要保护好,要建设美丽乡村。”沙车说,听到这些他感到特别欣慰,孩子们的书没有白读。

  这些年,沙车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就是村里教育条件越来越好了。

  南楞村村委会旁边,便是幼儿园。这是一个漂亮的院子,有一栋两层小楼和一个宽阔的操场。家长们早上把孩子送来,便可以安心地去忙农活了。孩子们在这里可以学习、玩耍、吃午餐,还有整洁的宿舍可以午休。

  “现在的孩子们幸福啊,上小学初中不用花钱,上高中读大学都有资助。”沙车说,“共产党的恩情,说也说不完啊。”

  爱读书,在南楞村成为了一种延续几十年的风尚。村子的农家书屋里,时不时有村民过来,或者看一本经典名著,或翻一翻农业技术书籍。看到精彩处,还会在本子上记上几笔。

  “有了文化,我们村有希望了。”沙车说,看到孩子们都能接受好的教育,乡亲们热衷于学习,这是自己这辈子最高兴的事情。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