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经济月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北京:画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同心圆”
北京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
北京银泰中心尚水长廊日料店
同三公路“文化大篷车”传播赫哲文化
迪庆州:烹饪技术助力脱贫致富
凝聚民族团结奋斗的精气神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2019年8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凝聚民族团结奋斗的精气神
——南京市江宁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纪实
□ 本报记者 彭泺

  在长江下游南岸,江苏省西南部苏皖交界地带,有一个山美水美的地方,这里就是南京市江宁区。江宁区水域面积186平方公里,物阜民丰,这里还是45个民族、4276户少数民族的家,民族一家亲的故事在这里比比皆是,各民族之间的感情就像长江水一样源远流长。民族团结基础好,江宁区更是千方百计全方位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氛围,起点高、看得远、做得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有规矩”

  “民族工作无小事”。江宁区从“两个维护”“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 的高度,建立健全民族工作各项机制,高位推动、有效运转、精准做实民族工作。

  江宁区建立纵横两向工作机制:一是建立横向到边的联合工作机制,完善区组织、宣传、统战、公安、民政、人社、文化、市场监管等39个部门的协调沟通工作;二是建立纵向到底的民族工作落实机制,完善区、街道、社区民族工作的“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充分发挥区、街道、社区的职能作用,形成主体在区级、重点在街道、落实在社区的纵向推进工作机制。

  江宁区开展综合考评时既重经济领域,更重社会领域,尤其把加强民族工作视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润滑剂。该区已经把民族工作纳入街道(园区)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目标管理考核体系,而且进一步加大了考核分值权重,实行精准量化考核。2018年,又将民族工作纳入到区委区政府对标找差距创新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有力推动了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该区采取党委主抓、民宗局指导、社区主导、社团服务、群众参与的方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开展“七进”基础上,将工作延伸到“十进”,即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网站、进军营、进医院、进景区,按“十进”类型分类指导,分层推进,统筹抓好民族工作。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关键在改善民生、突出保障上下功夫,引导各族群众积极参与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各族群众共同奔小康;突出美丽乡村建设,引导各族群众自觉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文明素养,积极投入乡村经济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立体化”

  清水西苑是创业人才、人群的聚集高地,该区以在此创业的人群作为探索新时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突破口,在这里重点打造“红石榴”家园示范基地。在江宁开发区、秣陵街道、民族宗教、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门全力支持下,“红石榴”家园已完成精品创建,实体运行。2019年初,市民宗局和区委统战部在“红石榴”家园召开了江宁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起到了示范、指向的作用。

  迄今为止,江宁区创建实体已经覆盖桃园村食品厂、金肯学院、石埝社区、红石榴新媒体中心等12家实践基地。创建工作有实体,既有利于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更有利于将民族政策宣传到群众,做活做通做实民族政策宣讲的阵地,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

  丰富的创建活动载体,加快民族村振兴步伐。该区各街道(园区)、社区根据各自特点和实际情况,进一步丰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内容和载体,普遍开展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培训、交流座谈、健康讲座、走访慰问等活动,同时将活动延伸到民族镇(村)。2018年民族村集体收入均达1000万元以上,人均收入达到2.5万元以上,少数民族群众全部脱贫,形成了民族团结和谐稳定、各族群众团结奋斗的良好氛围。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有氛围”

  江宁区有一支新媒体服务中心队伍、一个《爱南京》新闻客户端。新媒体在各街道、社区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过程中记录了各族群众典型事迹,还长年跟踪拍摄援疆活动,用视频图片记录两地交往交流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事例鲜活,十分感人。2018年,组织开展“讲团结故事,展发展风采” 网络演讲比赛活动。今年将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以新媒体服务为平台营造江宁区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浓厚氛围,展现该区群众的风采。

  据不完全统计,江宁区新增市民数量达5万余人。其中,民营和外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约4.1万人,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约7500人,自由职业者近1000人,新媒体从业人员超过500人。为把这部分人群团结组织起来,江宁区以“红石榴”家园为服务中心,分别成立了百家湖分中心、东善桥分中心、秣陵分中心等23家社会团体组织,各街道园区、各行各业和各族群众积极参与,参加团体活动的既有老年人,也有中青年,既有学生,也有创业人才等各行各业人员,营造了“民族大团结、群众共奋斗”的良好局面。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