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上一版3  4下一版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版面导航  
上一期
2019年10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 江时强 李琳海 薛颖 陈凯 原韬雄
青海湖国际自行车公路赛。 新华社发
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合作社牧民在有机牧场内劳作。 吴刚摄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城南幼儿园的孩子们。 张龙摄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光伏产业园。张龙摄
祁连牧场上的羊群。 吴刚摄

  巍巍昆仑山,高耸直入云端;壮美三江源,见证高原巨变。70年春风化雨,70年砥砺前行。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青海始终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高原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期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大力弘扬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全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谋划实施“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努力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在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完善顶层设计,搭建生态保护四梁八柱

  15年前,三江源牧民更尕南杰住在海拔近5000米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措里玛村。

  上世纪70年代起,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之受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三江源生态系统持续退化,鼠害频发、草场退化、土地沙化及沙漠化程度加深……

  2000年,国家正式成立全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在国家总体规划三江源自然生态保护后,2004年,当地政府开始动员生活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人们退牧还草,生态移民。

  更尕南杰成为最早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移民政策的人。当年他和镇上128户407名牧民,移民搬迁至格尔木市南郊居住。

  新居点取名长江源村,寓意“来自长江源头和饮水思源、不忘党的恩情”,这是老党员更尕南杰一直铭记在心的,他也亲眼见证了家乡的绿色发展路。

  15年一晃而过。如今65岁的更尕南杰站在村口广场,说起生态新村变迁路,泪水夺眶而出。

  “刚来这里时,没有连绵的山峦、蜿蜒的河流,没有奔跑的牛羊和扬鞭的牧人,好几次我都想回到生活了半辈子的牧区。”更尕南杰说,后来这里建起了小学、敬老院、文化广场,他和老伴强求卓玛日子过得安心自在,老家的草场如今成为野驴、马鹿等野生动物的天堂。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提出以生态文明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制定生态立省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确立生态保护优先理念,率先在全国实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2013年12月,青海省实施了《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成为全国第一个出台生态文明建设“总设计图”和“总施工图”的省份;2016年,我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三江源地区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总面积12.31万平方公里,占三江源面积的31.16%;2018年1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明确至2020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截至目前,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累计投入超过180亿元。

  如今,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梁八柱”逐步筑牢,生态环保领域的法治建设快马加鞭,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从顶层设计到全面部署,从最严格的制度到更严厉的法治,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有序推进,600万青海儿女深刻认识到: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是使命,更是责任。

  精准脱贫,破解高原贫困

  54岁的代存忠,脸上写满沧桑,但说起话来嗓门洪亮:“原来穷,为啥呢?因为除了打点零工,没收入啊!”代存忠是海西州德令哈市柯鲁柯镇安康村的贫困户。

  以前的安康村,生活并不安康。代存忠和妻子原本都在砖厂打工,日子勉强过得去。但2014年妻子得了大病需要照顾,加上两个女儿上学,生活快要过不下去了。

  脱贫攻坚给这家人带来了转机:2017年,代存忠利用精准扶贫小额贴息贷款,承包10亩地种起了藜麦,第一年净赚1万多元。

  “政府给贷款,村里联系藜麦加工企业,既提供技术又负责收购,只要好好干,还愁不脱贫?”尝到了甜头的代存忠,通过扩大承包土地面积,把自家藜麦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00亩。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2018年,青海省贫困人口又减少了17.6万。然而,全省剩余17个贫困县中还有12个是深度贫困县,剩余7.7万贫困人口中有6.4万是深度贫困人口。再难,办法总比困难多。2019年,通过产业扶贫带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落实公共服务、聚焦特困群体脱贫等方式,青海深度攻坚号角嘹亮,“啃的就是硬骨头!”

  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劳务输出扶贫、光伏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一套套脱贫“组合拳”打出,很多“老大难”问题正逐渐破解。

  “青海脱贫攻坚的重点在深度贫困区。”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局长马丰胜说,由于以传统畜牧业和高寒农业为主的农牧区产业结构,发展方式粗放、生产效益低下,农牧民增收难是深度贫困地区的“难中之难”。

  找到病根,对症下药:按照藏族聚居区人均6400元标准,实现21.56万有意愿有能力的贫困人口产业扶持资金全覆盖;按照每村50万元标准,藏族聚居区658个贫困村实现了互助资金全覆盖;投入资金7.15亿元,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实现藏族聚居区村级集体经济扶持项目在1623个行政村全覆盖……

  贫困堡垒的攻坚之地,产业扶贫“组合拳”虎虎生风、愈战愈勇,牧区生产方式正发生着革命性变化。

  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宁秀乡拉格日村是纯牧业村。过去,逐水草而居的传统放牧方式导致草场植被逐年退化,草畜矛盾、牧民群众增收难问题日益突出。

  以草场和牲畜折价入股,拉格日村组建了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推广良种繁育,科学高效养殖,给牛羊佩戴耳标,记录牛羊出生信息、疾病史、食用饲料等关键信息。如今,拉格日合作社实现了养殖环节的全程可追溯,在青藏高原延续了上千年的一家一户的放牧方式,在这里画上了句号。

  “泽库县64个行政村,已有36个复制推行了‘拉格日模式’。”泽库县县长更智才让介绍,2018年,全县实现了3473户14032人脱贫。

  情洒高原,奉献精神赓续传承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

  就要离开青海了,荆德刚却没闲下来。3年前,他与251名第三批援青干部从四面八方来到青海。“一次青海行,一生青海情。更何况是三年呢!”荆德刚笑言。

  初上高原,低压缺氧,睡不好觉,可他一来就带上同事深入基层调研。担任青海省教育厅副厅长的他最关心的是职业教育。在上级领导支持下,他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调整结构,补齐短板。青海省中职招生去年扭转下滑趋势,首次突破3万人。

  “职教一人,脱贫一家,带动一片。”荆德刚欣慰地说,3年来青海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精准扶贫招生计划2400余人,让众多贫困家庭看到了希望。

  人没有一点精神是干不成事的。带着技术来,带着爱心来,带着好作风来,援青干部们忍受着恶劣自然条件带来的身体不适,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西滩乡西马场村的一个姑娘,5年前患上重度糖尿病,每天要注射多次胰岛素。来自山东省威海市中医院的医生郭刚恒,在门源县中医院担任副院长,得知姑娘家庭困难,自己掏钱给孩子配备了一个胰岛素泵。孩子的奶奶眼含热泪,握着他的手连声说“谢谢”。

  在玉树,有“父子援青”的美谈:北京援青干部、玉树藏族自治州政府副秘书长杨岳国办公室的灯是长明灯,没有请过一天病假。在他的影响下,上大学的儿子利用假期到玉树二中支教。在海西,有“全家援青”的典范:来自浙江的高爱玲与白万红夫妇,在德令哈市一中任教,儿子也跟随他们到当地学校就读。

  青海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援青干部与高寒缺氧为伍、与责任奉献同行,奉献了自己也成就了自己。

  犹记得,60多年前一群群热血青年从四面八方来到“八百里无人烟”的茫茫戈壁滩时的那句口号——“走,到柴达木去”;犹记得,万余名科技人员“在那遥远的地方”——青海湖北岸金银滩草原,开展艰苦卓绝的大会战,孕育诞生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犹记得,可可西里“环保卫士”索南达杰为保护那片神圣的土地,献出宝贵的生命之后,那些继续用信念担当、用生命坚守、用血肉之躯护卫的身影……

  可以告慰先辈的是,英雄永不寂寞,奋斗者从不孤独!如今,一批批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在高原大地谱写着一曲曲新时代的奋进者之歌。

  7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援青干部及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青海人均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83元增加到2018年的4.77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比1978年增长158倍和91倍。国民受教育程度和身体素质极大提升,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8%,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1.8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森林覆盖率从不到1%提高到7.26%,涵盖水面、湿地、林草的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交通和生活日益便利,以机场、高铁、高速公路为骨架的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广大农牧民告别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陆续住进砖瓦房、喝上放心水、走上小康路。经济增长由生产要素驱动向要素与效率共同驱动、效率与创新联合发力转变,高原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