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理论周刊·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创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方式
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开展民族体育运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2019年12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展民族体育运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董文梅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体育工作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充分发挥民族体育促进身心健康、增进“五个认同”等功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

  大力弘扬民族体育团结拼搏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31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全体成员时指出,我国体育健儿在里约奥运会上的表现,展示了强大正能量,展示了“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奋斗精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需要这样的精神。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赛场上展现的拼搏精神,使之化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民族体育不仅是运动方式,还是文化载体、教育手段。民族体育正是通过培养人的拼搏精神、团结精神,来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目标。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民族体育的优势,积极组织开展各级各类民族体育赛事;结合各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色,打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品牌赛事;加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建设,大力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人才。

  传承民族体育文化,促进各族人民身心健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民族体育拥有体育的本源性价值,是各民族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浓郁的民族风格、鲜明的民族特点,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还具有培养意志、陶冶情操、调节感情、娱乐生活的作用。根据《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记载,我国有民族体育项目977项,这些民族体育项目承载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记忆。例如,高脚竞速原名“骑竹马”,流行于南方地区,雨季来临,人们脚踩竹马,涉水前行,不误农活;“抢花炮”流行于侗族、壮族、仡佬族等民族聚居区,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娱乐性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民族式摔跤项目自1953年首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起就是正式比赛项目,包括搏克(蒙古式摔跤)、且里西(维吾尔族式摔跤)、格(彝族式摔跤)等6个跤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各族群众越来越需要体育,而民族体育活动既为各族群众所喜爱,又容易组织推广。建议相关部门重点开展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通过打造地区性民族体育项目品牌、加强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式,开展民族体育活动,充分发挥民族体育健身和娱乐功能,提高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和幸福生活指数;另一方面,充分认识开展民族体育工作的重要性,通过组织各种民族体育活动,有效推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办好民族体育赛事,增进“五个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民族体育独具魅力,对于增进“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价值。我国自1953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1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是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抓手,是党的民族政策优越性的重要体现。这一国家级赛事紧紧连接起56个民族兄弟姐妹,不断增进56个民族兄弟姐妹的深厚亲情,让中华大家庭其乐融融、美美与共。同时,蓬勃发展的区域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积极宣传民族地区的发展成就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倍加珍惜团结,倍加维护大局,促进社会和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起磅礴力量。

  发挥民族体育育人功能,在学校落地生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少年强中国强,体育强中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热爱祖国、具有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对于国家、民族、社会和家庭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本身不仅具有强健体魄的教育功能,而且承载着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培养青少年了解、传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加强民族团结、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的功能。

  民族体育在学校落地生根,是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各级学校建设有特色的民族体育课程,开展“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民族体育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校园民族体育运动会或展示活动等,有助于深化文化认同。

  近年来,民族体育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开展成为中央民族大学对学生进行“六观”教育(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教育)的亮点。结合民族院校的特点和需求,中央民族大学在公共体育必修课中安排民族体育特色课程。学校成立了民族健身操、木球、珍珠球、陀螺、龙舟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队,创办了射箭、龙舟、抢花炮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学生社团组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活动等。这些民族体育项目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开展,有效助力了大学生“六观”的培养。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