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人人尽责 人人共享
如期完成深度贫困地区教育健康扶贫任务
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新疆宣告消除疟疾
喜迎新年
贵州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2019年12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人尽责 人人共享
——一个多民族社区的治理实践
□ 见习记者 文静
图为中华中路社区各族群众参加社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演出。 谢华娟供图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衡阳街道办事处中华中路社区,毗邻南宁火车站,少数民族人口占社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面对辖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日益增多的实际,社区积极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打造了“民族情深党旗红”党建品牌。经过10余年的实践,社区各族居民亲如一家,为多民族社区治理提供了有益探索。

  搭建管理平台 夯实团结根基

  走进中华中路社区,只见一条民族文化长廊向巷道深处延伸,图文并茂地介绍着56个民族的相关知识。虽地处闹市,但社区处处点缀着民族风情。

  突出政治引领,是中华中路社区治理的第一步。针对辖区外来人口多、少数民族居民多的特点,社区发挥党代表工作室作用,以“传党情、听民声、谋发展、促和谐”为主题,8名驻室党代表牵头组建基层民情、就业创业、医疗卫生等8支服务团队。一张张写有党代表联系方式的“民情联系卡”,成为联系居民、服务居民的桥梁。

  今年国庆节当天,中华中路社区一派喜庆热闹,大家身穿节日盛装,手里挥舞着小红旗,一起收看阅兵电视直播。中午,大家聚在一起制作面食,不同民族特色的拉面、切面都被称作“国庆面”。“我们要将国庆吃面的传统一直延续下去,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增进居民感情。”社区党委书记谢华娟说。

  2007年,中华中路社区建成南宁市内首个社区“民族之家”,设置了民族学习区、民族宣传长廊、民族书屋等功能区。依托“民族之家”,社区以党员志愿者为引领,举办少数民族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班,开辟民族政策宣传栏,印发民族知识宣传手册,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此后,社区逐步形成以“民族之家”为中心,少数民族服务系统和求助系统为抓手,社区、生活小区、住户楼栋三级网络的社区服务格局,帮助居民解决困难。

  什么时候来小区居住,家里几口人,老家在哪里……谈及社区流动人口的相关信息,谢华娟如数家珍。“我们坚持定期统计新来的居民,无论他们在社区住多久,都要摸清并登记信息。”谢华娟牵头搭建社区信息管理平台,结合日常走访工作,详细登记并更新居民信息。

  完善服务机制 营造和谐环境

  2012年,社区设立“候鸟港湾”服务特色项目,从房屋租住、劳动就业、文娱活动等多方面,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就业、社保等民生权益。

  27岁的阿布力克木·买提尼亚孜在社区经营烤馕店。“我们有加了葱花的馕,其他店是没有的。”阿布力克木用流利的普通话介绍道。早些年他刚到南宁时,经常推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卖葡萄干。彼时,他既不会普通话,也不懂做生意的门道。

  自从让阿布力克木在中华中路社区住下后,谢华娟当起了他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老师,并为他设置了固定的摊位点。这两年,在谢华娟的帮助和建议下,阿布力克木的烤馕店用上了收款码,售卖更符合广西人口味的葱花馕,生意越来越好。

“群众利益无小事,对居民的诉求,工作再细致也不为过。”谢华娟说。在日常工作中,社区党员深入辖区各族群众开展“四访”活动,包括定点接访、重点约访、主动家访以及定期回访,了解群众的所盼、所急、所难。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社区与广西民族大学协力开办民汉双语课堂,由大学生志愿者为社区少数民族居民教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今年11月8日,广西民族大学正式在社区建立大学生民汉双语志愿服务实践基地,作为志愿者代表的麦尔哈巴·如孜是第二次到社区讲课。“看到来自家乡的叔叔阿姨在社区生活得美满幸福,我也会被这团结的氛围所感染。”麦尔哈巴说。

推动居民自治 促进互信互融

在社区大大小小的活动中,一定少不了一个身影,他就是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的买土送·玉送。买土送在社区居住了20多年,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楼栋长”。与买土送夫妻俩居住在同一楼栋的许多人是他的老乡,从楼栋清洁、居民安全甚至生意情况,买土送都事无巨细地负责到底。在新疆籍居民中,买土送的“权威”来自于他一心一意为大家办好事。

在社区门口的少数民族创业街上,买土送经营着一家新疆特产店。每当佩戴上居民代表证后,他便忙开了。作为社区“暖心屋”的屋主成员之一,买土送既要搜集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还要为新来的居民提供服务,登记信息。

27岁的阿卜杜喀迪尔·克比尔第一次来南宁市找工作,买土送第一时间帮他安排了出租屋,还让性格腼腆的他先到自己的店里工作。“在这里跟老家一样,有什么事都有人帮助解决。”阿卜杜喀迪尔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说。

如今,一支支由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志愿者队伍长期活跃在社区。在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治理中,社区也成为各民族居民幸福生活的和谐家园。

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让邻里感情升温,每到端午、中秋、古尔邦节等节日,社区居民就会共同庆贺。新疆的烤馕、馓子、手抓饭,南宁特色的糯米饭,丰盛的菜品端上桌,张张桌子摆成一长条。唱起壮族祝酒歌,跳起新疆舞,“百家宴”的饭桌上欢笑声、喝彩声不断。

64岁的黎振琴是社区的文艺骨干,她所在的舞蹈队横跨多个社区。作为一名老党员,黎振琴主动担起了社区文艺活动的组织责任。大大小小的活动上,她和队友活跃的身影必不可少。“只要我们社区有活动,大家都争着报名参加。”黎振琴说。

“社会治理重在基层,创新基层治理要让更多人主动参与基层治理,关注公共事务,让居民成为社会治理的主角。”谢华娟说。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