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宗教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将于5月在江苏茅山举行
佛教交流:促进中缅民心相通的纽带
辽宁举办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高端论坛
以制度优势推动我国宗教治理现代化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1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辽宁举办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高端论坛

□ 肖景林 吴殿宏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全面推动辽宁的宗教中国化方向,日前,辽宁省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北京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民族大学联合举办了“辽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高端论坛”。与会专家学者从宗教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角度,紧紧围绕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基本要求、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方法途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广泛交流。

  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刚在发言中说,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最新亮点。着眼世界宗教史揭示的宗教发展规律,方能客观认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必然性。千百年来,世界性宗教都是在不断适应不同的文化、民族、国家和社会境遇,以不同的方式实现本土化、民族化与处境化。中国宗教史也揭示出这样的基本规律。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其理论与实践也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执行所长张风雷说,佛教和道教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内质,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佛教也在历史上实现了中国化的进程,因此,有人说佛教和道教不需要中国化。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一方面是宗教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另一方面是宗教与当代社会相适应。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主体是宗教界,关键是人的问题,要将培养高素质的宗教教职人员作为工作重点。

  大连民族大学文法学院院长何长文认为,对宗教教义教规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阐释,是推动我国宗教深度中国化的根本着力点。阐释宗教教义教规的视角是多元的,有哲学、伦理学、文化学等。宗教伦理阐释的中国化要符合3个原则:要融入中国亲缘伦理,要协调中国社会伦理价值取向,要适应中国的政治伦理。

  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李四龙说,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与中国文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并没有丧失佛教自身文化的主体性。

  宗教文化出版社社长任继春说,历史地看,没有一成不变的宗教。宗教因时空的转变而变化是自然而然的。我国宗教要深刻认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努力自觉融入,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浸润自己,与社会同发展,与时代同进步。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伊斯兰教研究室主任李林认为,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分别是政治认同的中国化、社会身份的中国化、宗教制度的中国化、教职人员的中国化、思想文化的中国化。中国伊斯兰教长达千年之久的中国化历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在新时代,应大力促进伊斯兰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深度融合,与时俱进,积极吸收人类文明先进成果,向世界展现独树一帜的中国伊斯兰教文化。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何虎生认为,新时代坚持中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就是要引导宗教界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从价值观念、教义体系、管理制度等多方面探索中国化路径。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重要论述不仅深刻揭示了宗教发展的历史规律,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更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引导宗教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