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理论周刊·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国边疆发展与周边国际区域合作
探索解决民族地区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我国首部边疆蓝皮书发布
推动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创新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2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索解决民族地区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 何雄浪

  在解决贫困这个几千年来一直困扰人类社会的难题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被风雨所阻,不因荆棘所止,不为困难所惧,一代代人努力拼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党中央将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全国上下同心协力,打响了一场前无古人的脱贫攻坚战。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中华民族将彻底摆脱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然而,随着绝对贫困的消失,相对贫困问题就会上升成为扶贫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我们要根据民族地区自身的特点,建立起具有针对性、整体性的长效扶贫机制。

  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解决民族地区的相对贫困问题,要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具有当地特色、适合当地情况的产业。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我们应该抓住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真正做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比如,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适合种植猕猴桃,但是由于当地人均耕地面积小且分布不均,难以形成规模农业。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理念指导下,当地转变思路,采用异地流转土地的方式种植猕猴桃,这种集约化的种植模式为当地村民创造了巨大的收益。这样的产业模式能够稳定民族地区的就业数量和质量,当地群众拥有了稳定的工作,就可以通过自身的劳动走上勤劳致富的道路。

  以乡村振兴为依托,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绝对贫困大多出现于偏远地区,分布较为集中,这有利于整体性、大范围脱贫工作的开展。而民族地区的相对贫困不仅会出现在绝对贫困地区,还有可能出现在小城镇、城市周边的乡村、城乡结合部等地区。贫困地区“摘帽”之后,我们不能马上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要做到“四个不摘”,即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要通过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开创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丰富的物质基础,是城市与乡村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在此基础上,要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与乡村真正融为一体,实现共享协同发展。

  民族地区大多分布在祖国的边疆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历史、自然环境的原因,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有些偏远的民族地区交通不便,丰收的农产品运不出去,脱贫产业路的修通能帮助当地群众实现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梦想。例如,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交通条件较差,当地群众采摘的特色农产品松茸不能大批量地卖出去,在当地政府与企业的帮助下,路通了,农产品可以销售出去了,大家也富起来了。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补齐发展和民生短板,让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要促进城乡资源均衡配置,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动社会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逐渐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推进乡村人口、生产要素等向强市、强镇集聚,在城乡相互交流和互动中,借势发力,让城市乡村都充分地发展起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城镇化、乡村化道路。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要想彻底解决民族地区的相对贫困问题,从根本上讲,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要加快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保障贫困家庭子女获得教育机会、教育资源和教育资助,全面提高贫困人口的教育水平和综合素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要注重“精神脱贫”,有一部分人贫困并不是因为其缺乏劳动能力和就业机会,而是因为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要靠劳动创造,要改变“福利依赖”“政策依赖”的思想,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让他们树立起战胜贫困的信心,实现由“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转变,从而彻底拔掉“穷根”。“智”与“志”的培养主要依靠教育,帮助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方式。发展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只要我们保持定力,扎实推进,在提高贫困群众的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和技能知识拓展方面持续不断地努力,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