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亲人有困难,我想尽心帮”
“青色草原”团结花开
“一元钱”的力量
护边,是神圣职责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0年2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护边,是神圣职责

□ 本报记者 安宁宁

  冬季寒风凛冽,一场大雪过后气温骤降,欧龙巴依尔夫妇所在的执勤房内却暖意融融。屋里不仅通了水和电,还安装了电暖炉。居住条件的变化让欧龙巴依尔非常满足。自2016年以来,为进一步改善边民生活条件,当地政府为每个执勤房投入32万元,建设了包括住房、暖圈、水电在内的一系列配套设施。

  对护边员欧龙巴依尔而言,护边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的神圣职责。“我把护边工作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没有国家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欧龙巴依尔说,做好巡逻工作,守好边境线,就是为维护社会和谐和民族团结贡献自己的力量。

  欧龙巴依尔所在的温泉县扎勒木特乡浩图尔哈队,生活着蒙古族、哈萨克族、汉族等3个民族的700余名村民,是博州最偏远的抵边少数民族村队,其戍边历史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1762年,蒙古察哈尔部落从河北张家口西迁到新疆温泉县境内驻防。各民族团结和睦,共同守护边疆、建设边疆,锻造了“有国才有家”的戍边精神,确保了边境的和谐安宁。

  “过去巡逻基本靠步行、骑马,如今配备了摩托车、对讲机和防护装备,巡逻时更加方便了。”欧龙巴依尔说,在这里生活的牧民,放牧就是巡逻,生产就是执勤。

  牧民苏克甫得德一家几代人住在这里,他从小受到父辈的熏陶,意识到不仅要放好牧,更要守护好祖国的边疆。2014年8月的一天,苏克甫得德和两名哈萨克族伙伴放牧时,发现有3个人形迹可疑,苏克甫得德一边不动声色地将3个人引下山,在家中宰羊款待,一边与边防哨所联系。最终经查实,这3人是邻国非法越境人员,得到了及时处置。

  如今,这一事迹被收录在村史馆里,成为村民团结一致、守好边疆的生动案例。面积不大的村史馆,保存着浩图尔哈队建村以来各时期的图片资料100余张,以及一些生产生活用具和民间工艺品等。

  “我们希望通过一件件富有乡村特色的老照片、老物件,教育和引导各族群众在今昔对比中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传承爱国守边精神。”温泉县委书记苏卡说。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