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用真情、传讯息、达共识
高校开始陆续开学
“老师在哪里,
课堂就在哪里!”
不忘来时路
西南民大:为毕业生铺设高质量就业通道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4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子看中国]
不忘来时路

□ 龙婷

  我叫龙婷,是一名来自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的苗族女孩。我的家乡群山静立,梯田层叠而上,美得质朴。在我眼中它还有另一面。千百年来,这里贫困落后,有让人心痛的穷。绵延的崇山峭壁,闭塞的交通通讯,阻隔了这里走向富裕、通向现代化的道路。

  在我小时候,村寨里的青壮年外出打工,留下孤寡老人与孩童守着寨子。七旬老人要披星戴月地开垦农田,六七岁的孩子要翻山越岭地去上学,一盏5瓦的灯泡是村里大多数人家唯一的电器。

  2013年11月3日,是我们花垣县人民难忘的日子。那天,沿着湘西狭窄曲折的山路,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十八洞村,来到了我们身边。在苗寨木楼前的一块平地上,他与大家促膝谈心。从此,一场精准扶贫的伟大实践在中华大地开展起来。一盏孕育脱贫希望、照亮人生憧憬的明灯在我心中散发出温暖的光芒。乡亲们都说,“好日子要来了”。

  好日子不会从天而降,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不论甩掉贫困落后的“穷帽子”,还是拔掉代际传递的“穷根子”,都需要辛勤的付出。在党和国家的关怀帮助下,我和乡亲们迈开了“砥砺脱贫志,奋斗新时代”的步伐。

  教育扶贫政策,让我们的求学路不再坎坷。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通过知识改变命运。2018年9月,背着装满梦想的行囊,我走进了北方民族大学,成为土木工程学院的一名新生。校园里花香阵阵,教室里书声琅琅,终于,一个曾经为温饱发愁、因贫困险些辍学的山里娃进入了大学校园,实现了父辈们想都不敢想的愿望。

  与此同时,笼罩在村寨的贫穷阴霾渐渐散去,乡亲们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种植,还让苗绣走出了大山。大家安居乐业,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我们对未来的生活有了更多美好的想象。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因精准扶贫而改变命运的我,愿意让青春之花绽开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路虽远,行必至。未来,我要加入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走到乡间田埂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我要加入大学生支教团,去拓展孩子们的视野,激发他们拼搏向上的斗志。

  毕业后,我想回到家乡,将自己的专业所学应用到乡村的建设中,成为农村现代化战线上的一名新兵。未来,愿我不忘来时的路,不负国家,不负父母,不负青春,不负自我,跑好接力奋斗中的这一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作者系北方民族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生)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