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周刊·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佛与禅的文学解读
扎根丰厚文化资源 融汇多重审美意蕴
侗家女的“侗布梦”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0年6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侗家女的“侗布梦”

□ 王远柏 文/图
杨成兰在侗布生产工作室织布。

  初夏时节,草木蔓发。坐落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栽麻镇的丰登侗寨,一条蜿蜒的乡间公路把这里跟外面的世界连接了起来。侗家传统木房鳞次栉比地分布在穿村而过的溪流两岸,与绿水青山相映成辉。

  就在这个小小的侗寨,“85后”杨成兰和丈夫将侗布生意做到了年销售额200万元以上,带动200多名农家妇女走上脱贫路。

  杨成兰是丰登侗寨土生土长的侗家女。作为村里第一位考出大山的女大学生,在外闯荡了7年后,2016年她辞掉工作,毅然返回大山深处的家乡,开启了土布制作、销售的创业生涯。

  “这不是一个仓促的决定,我在心中酝酿了很久。”站在自己的工作坊——一栋5层的侗家木楼中,穿着一身蓝色土布衣服的杨成兰边整理成堆的布匹边介绍。

  侗族手工土布是用传统的棉、麻、丝等材料织成布匹,再用植物染料泡染而成,成品布匹可加工制成各式饰品、衣服等。在丰登侗寨,很多女子从小就学习织布、染布、缝制衣服,杨成兰也不例外。她从小跟着奶奶和外婆学习织布、染布,对侗家土布的感情很深。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机器织布多了、快了,工业布正快速取代土布,传统的侗族织布、染布手艺正逐步消失。”杨成兰说,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愿意到城市闯荡,老人和儿童成为农村主体人群,传统文化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我不想让传统技艺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失传,更不想让村民守着这么好的侗族传统文化,却依然过着穷日子。”这正是这位考出大山、有着稳定工作的大学生还要回到山沟里来的原因。

  2016年春暖花开之时,杨成兰不顾家人反对,回到了家乡丰登侗寨。然而,创业并非易事。

  杨成兰决定在亲戚提供的一个废弃猪圈旧址上搭建一个棚子,作为生产作坊。为了节约成本,购置原材料、加工、搭建,几乎都是她自己干的。经过几个月的忙碌,一个简单的生产作坊终于完成。接下来,就是为生产作坊添加设备。

  “刚开始只有自己家里保存的一台织布机,数量不够。要办起土布作坊,至少要有三台机子才行。”于是,杨成兰挨家挨户去寻找搜集织布机,全村走遍了,再去周围其他的村子。终于,她在隔壁村买到了一台。后来,她又跑到黎平县、从江县等地的侗寨去寻找,却都一无所获。

  在一次闲聊中,杨成兰听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一个寨子里还有织布机,她立即前往。最后在一个偏僻的小寨子里,她花400元钱买下了一台差点被当柴禾烧掉的织布机。为了运回这台织布机,杨成兰从三轮车换乘班车,再到小货车。“在荔波,一位三轮车司机帮我把织布机从寨子运到县城的车站。在路上,他听说我要传承民族工艺、弘扬土布技艺的想法后,特别感动,最后一分钱车费也不肯收。”

  经过半年多的准备工作,杨成兰的土布生产作坊正式开工了。在她的带动下,丰登侗寨又重现了织布、染布、晒布的场景。

  杨成兰的土布用蓝靛、柿子、红花、枫叶、杨梅树叶等一二十种植物染料染制,因其独特的工艺和染制方法,逐步赢得市场青睐。“土布的价格,每米最高400元,最低20元。”她一脸自豪地说,“除了销往全国各地,我们的产品还销往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

  得到市场的肯定后,杨成兰传承侗布传统手工技艺、带领周边民众共同致富的想法也更为坚定。她将织布的丝线发给村里原本会织布的老人,让大家利用闲余时间织布;组织村里的中青年妇女到作坊工作室学习织染技艺,学成后在家接单织布,在兼顾家庭的同时,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致富。

  生意越做越大,在贵阳上班的丈夫吴方俊也辞职回来帮忙。随着订单的增加,杨成兰和丈夫去年投资400多万元,把小作坊升级为“倚山人”基地——占地面积超过4亩,集植物染坊、手织布空间、晾晒场、传统手工艺再造产品、客户体验于一体的基地。如今,杨成兰的侗布生产工作室已有10名专职工人。

  28岁的杨秋云在外打工多年,回乡后,她开始跟着杨成兰学习织布、染布、种植染料等,每月能拿到约4000元的工资。如今,她还成了染布方面的“专家”,教村民用柿子、杨梅树叶等制成的新染料染布。

  在传承侗布传统织染技术的同时,杨成兰还不断创新,设计制作侗布款鞋、包、服装等产品,销量可观,市场进一步扩大。此外,“倚山人”基地还带动黎平、荔波、从江等周边县的农户织布及种植染料。

  杨成兰觉得自己找到了想要的生活。眼下,她正根据土布的销售情况做进一步打算。

  “我们要把品牌打出去、扩大规模,带动更多妇女织布、染布、种植染料,帮助她们增收致富。”杨成兰说,希望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让乡村文化振兴起来、让乡村活力焕发出来。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