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刻进骨子里的军人烙印
大学生的从军梦,怎么圆
携笔从戎
不爱红装爱武装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0年6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刻进骨子里的军人烙印

□ 王家庭
王家庭
王家庭所在营队参与抢险救援。

  我来自安徽省的一个小村庄,那里一望无际的麦田就是我们全村的财富。考进大连民族大学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我也因此成为了父母和全村人的骄傲。

  当终于踏进民大校园,翻开大学生活新篇章的时候,我意识到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有更远大的志向。2014年,当美丽的民大校园里挂满了征兵入伍的横幅,我在入伍志愿表里庄严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还记得在新兵连的3个月,当因为饭前一支歌唱不响亮而受到批评时,当因为被子叠得不够方正而被安排一遍遍反复练习时,当训练队列练到腿抽筋时,当周末排队两个小时只为对话筒那头的父母说声“我很好,您们保重身体”转身却泣不成声时,我似乎忘了我是谁,我只知道我和我的战友苦练本领,只等一声令下。

  新兵下连后的一个月,我们开始了不定时的紧急集合演练。在2015年夏天一个燥热的晚上,凌晨1点,一声紧急集合哨声划破寂静的长空。听到是火警警报,我们立马起床穿衣,拎起灭火器就下去集合。本以为只是一次演练,可到现场后才发现火光冲天。听到上级下达命令后,大家都迅速行动起来。一队战友冲进屋内救出一对母子,我所在的小队本是原地待命,但房主出来后说最里面一间房子放了几个煤气罐,担心被火引爆。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防止灾害范围不断扩大,我们小队接到上级命令:取出煤气罐。

  在接到命令的那一刻,因为恐惧,我的心脏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但没有太多的时间考虑,我和队友快速冲进去,踹开上锁的房门,扛起煤气罐就往外跑,前后不过5分钟的时间。完成任务后,我突然感觉浑身凉飕飕的,这才发现全身衣服已经湿透,双腿一直在不停地打颤。

  回到宿舍休息已是凌晨3点了,清晨6点20分又起床继续投入正常训练中。

  每天的日子似乎都挺单调,但我知道作为一名军人,一刻也不能放松。每当在电话里听到母亲因为我参军入伍而自豪的话语时,我也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肩上的责任很重很重。

  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是军人的神圣使命,在部队的我时刻准备着。2016年7月19日11时40分,营区响起了紧急集合号,我放下刚吃了一口的饭,跑回宿舍穿上救生衣,带上装备,快速集结完毕。武汉军山新垸堤老虎头段发生脱坡漫堤险情,武汉市防汛指挥中心请我部火速赶往救援。

  救灾现场,我和战友们穿梭在雨中,装填沙袋,加固堤坝,没有人抱怨,没有人喊脏喊累,战友们坚守在水里、泥里,一起喊号子,一起唱军歌相互鼓劲加油,连续奋战数个小时。休息时大家才发现,浸泡得发白的手被沙袋磨破了皮磨出了泡,两只脚被水泡得麻木失去了知觉,疲惫和饥饿感顿时袭来。晚饭时,为了节省时间,大家都蹲在泥窝里狼吞虎咽地吃着夹杂着雨水的饭菜。几天的时间里,全体官兵轮班看守堤坝以防险情再次出现,直到险情解除。部队离开的时候,群众夹道欢送的掌声久久不能平息。那一刻,我的内心又一次被震撼,鼻子酸酸的;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与人民的利益比起来,个人是多么的渺小。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服役期满,带着对军营的眷恋、对战友的不舍,我告别了这个曾经让我无数次感动的地方。两年的青春让我从懵懂的学生成长为有责任有担当的战士,军人的烙印永远定格在我的骨子里。退伍后,我回家探望了母亲,除了生活费,我把剩下的参军补贴都交给了母亲。过去她是我的天,此后,我要为母亲撑起一片天。

  

  (作者系大连民族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学生)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