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宗教周刊·人文 上一版3
动漫《一人之下》中的“道”
湄洲妈祖祖庙:情系两岸 缘起海西
邓池沟天主堂
“直指堂印”的瞎堂慧远禅师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0年6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直指堂印”的瞎堂慧远禅师

□ 光泉

  灵隐寺自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建寺以来,经隋唐时期的发展,一跃成为僧侣众多、高僧辈出、建筑宏伟、景色怡人的著名寺院。至南宋时期,杭州已然成为全国的佛教中心,当时的杭州灵隐寺不仅成为国家寺院,得到朝廷的重视,更吸引了众多高僧大德驻锡于此。

  “来往烟波,十年自号西湖长。秋风五緉,吹出芦花港。得意高歌,夜静声初朗。无人赏,自家拍掌,唱彻千山响。”这是瞎堂慧远禅师(1103—1176年)的一首题画词。瞎堂慧远禅师,号佛海,字瞎堂,俗姓彭,四川眉山人,宋孝宗曾赐“直指堂印”,是宋代禅宗临济宗杨岐派高僧。

  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瞎堂慧远禅师奉诏住持杭州灵隐寺,这时灵隐寺是重要的皇家寺院。同年,道济禅师追随瞎堂慧远禅师到灵隐寺。次年,日本僧人觉阿前来学习禅法,后将临济禅法远传日本。宋淳熙三年(1176年),瞎堂慧远禅师圆寂。

  瞎堂慧远禅师住持灵隐寺期间曾多次得到宋孝宗的召见,地位尊贵。在《瞎堂慧远禅师广录》卷二详细记载了宋孝宗召见禅师奏对的语录。

  那时,佛教丛林之禅病层出不穷。“方今丛林凋谢,大法危如累卵。”瞎堂慧远禅师因此要求遵循临济禅风,以救治当时丛林种种禅病。

  在瞎堂慧远禅师看来,当时丛林因禅致病“病在己见未明”。禅宗至宋代出现了“不立文字”带来的行棒行喝、瞠眉怒目、摆坐具打筋斗、画圆相、绕禅床等种种玩弄机锋的所谓“禅法”。瞎堂慧远禅师认为,上述禅病的出现,原因在于“己见未明”,不明参禅学道之旨,业识茫茫,只是在捕风捉影。此种禅病还执“空”遣“有”,不明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因为执着而犯了“佛病”。恰如百丈怀海禅师所说:“若著佛求,属贪,贪变成病,故云佛病最难治。”

  瞎堂慧远禅师还认为,禅病“病在玄妙”,故意运用非逻辑的思维,故弄玄虚,胡乱问答,叫人摸不着头脑。

  瞎堂慧远禅师的上述批评,以及临济禅法要求回归当下、识心见性的主张,对宋代及之后的丛林禅法产生了巨大影响。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