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理论周刊·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万里茶道”的概念及其内涵
“万里茶道”茶业资料的特点
海洋视野下的中外茶路变迁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9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万里茶道”茶业资料的特点

□ 曾育荣

  “万里茶道”茶业资料,是指“万里茶道”通过茶叶贸易沟通欧亚大陆期间,沿线各地围绕茶业活动产生的各种文字、图片、实物和口述记录等。深入挖掘和充分开发利用这些基础性资料,有助于提升“万里茶道”研究水平,推动“万里茶道”申遗,助力我国茶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

  总体来说,“万里茶道”茶业资料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多、广、大。

  “多”,体现为体裁多、式样多。“万里茶道”茶业活动的保存和记录方式多元丰富、特色鲜明。就资料的种类而言,以占据大宗的文献资料为例,就有官修史书、方志、碑刻等不同体裁。上述体裁在内容选择或编排样式上也有显著差别,如官修史书的纪传体与实录体,方志的通志、州志、县志、乡土志和山志,碑刻的茶政和茶道,谱牒的宗谱、族谱和家谱,晋商文书的契约、账簿和行商指南,档案资料的部门档案、奏折、领事馆报告和海关报告等。又如口述资料,其中有茶故事、传说、茶歌、茶戏、茶俗、茶叶种植技术、茶叶制作技艺等,在类别上也各不相同。

  在式样方面,除语言上的多语种、载体上的多材质外,茶业资料的外在呈现方式也多有不同。与文献记录的文本形式相比,作为第一手材料的实物,更多以遗址或遗物的直观方式体现“万里茶道”茶业活动。“万里茶道”的遗址有传统聚落、茶园、驿站、古道、码头、茶厂、茶庄等,2017年我国拟定的首批“万里茶道”申遗提名点有45处,是“万里茶道”国内沿线8省(区)的代表性遗址。“万里茶道”遗物包括生产、装载、运输等工具,饮用器具、包装物、匾额、笔记、账本、票号、名册等物品,这些都是茶业活动繁荣发展的物证。这些独具风格的遗址、遗物在保持自身属性的同时,又往往被赋予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色彩。

  “广”,表现为分布广、收藏广。“万里茶道”覆盖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八省区,涉及中国、俄罗斯和蒙古国,相关资料分布范围广泛,沿途各地都或多或少地保存着茶道存续期间茶业活动的遗迹。此外,当时的中央政府、主管部门、相关机构以及英、美、日、俄驻华机构等,也都有关于茶业活动的记录,相关资料遍及亚洲、欧洲和北美等地。

  “万里茶道”时间跨度长、空间范围广,各级各类机构、茶商茶行等都有关于茶业活动的记录,资料的收藏相对分散。以档案资料为例,主要包括蒙古国国家档案局档案、清朝理藩院档案、库伦办事大臣衙门档案、英美日驻华领事馆报告、海关档案、国内馆藏宫中档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档案以及茶道沿线各地的馆藏等等。“万里茶道”沿线八省区、茶业企业、博物馆都收藏了数量较多的“万里茶道”档案资料。不仅收藏机构众多,而且各机构保管的茶业档案资料也通常散见于不同的档案。

  “大”,是指容量大、开发利用价值大。“万里茶道”茶业资料产生于茶源地、加工地、集散地、转运和销售市场、消费区域,客观反映了茶叶从种植到消费各个环节的相关情形,信息量大。如以英文、日文、俄文等记载的茶业档案资料,主要有领事馆报告和海关报告,其中有大量涉及茶叶的加工、茶税、茶市等与贸易相关的内容,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情况。与之相类似的是,海关报告中也有与“万里茶道”茶业相关的记述,是了解茶叶外贸情况的重要资料。

  从研究和利用角度来看,“万里茶道”茶业资料的价值很大。就经济价值而言,“万里茶道”在亚欧大陆绵延1.3万公里,以茶叶生产和贸易为中心的茶业活动,对于沿线各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商品经济的繁荣、区域社会的发展,都曾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记录上述活动的茶业资料,能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茶业对“万里茶道”沿线各地经济社会变迁的推动作用,如产业转型、工商业城镇的发展、商帮的形成、地区间交流的增加以及社会风俗的变化等。对于茶业资料的研究,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就社会价值而言,从国内来看,茶叶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着密切联系。对茶业资料的研究,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国际来看,“万里茶道”联通和辐射多国,开展“万里茶道”茶业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有利于文明互鉴。

  总之,“万里茶道”茶业资料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具有多样的呈现形态、广泛的留存、博大的内容,多层次、全方位地记录了茶业活动的客观面貌。加强“万里茶道”茶业资料研究,意义深远。

  (作者系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万里茶道研究院秘书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