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报道·盘点2020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版面导航  
上一期
2021年1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 这一年,我们报道的脱贫攻坚
在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匀东镇新场村,苗族老人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覃建红摄
安徽省淮北市一家车间内,来自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的姑娘们在生产线上努力工作。 岳建文摄
2020年5月10日,凉山州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迎来首批住户。 尹钢摄
在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关璋村幸福小学,孩子们在崭新的教室里上课。 丛蓉摄
来自云南省怒江州民宗委的扶贫干部蔡春秀与独龙族纹面老人在一起。 蔡春秀供图
西南民族大学赴湖南省安化县的挂职干部陈灿平(右)在直播间销售黑茶。 陈灿平供图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

  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中,56个民族、14亿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满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我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本报全面记录脱贫攻坚的伟大历程;深入报道脱贫攻坚对促进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的重大影响;生动展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体中华儿女的奋斗与梦想、汗水与欢笑,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

扶贫模式

  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有11个在民族地区。民族地区无疑是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是重点中的重点、难点中的难点。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在整个脱贫攻坚工作中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为提炼经验、推进交流,本报联合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快手杯·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经典案例”推介活动;本报理论周刊、文化周刊立足版面定位,总结报道脱贫攻坚中的好经验好做法。

  

  13.22万贫困劳动力100%就业,就业稳定率达99.1%。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就业扶贫的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

  阿克苏地区位于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属“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长期以来,受历史和自然等因素影响,这里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基础薄弱,就业承载能力严重不足。近年来,阿克苏积极推进就业扶贫,通过转移就业,特别是就近就地就业、发展产业带动就业等措施,推动贫困劳动力持续、稳定就业,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创造了良好的人力资源条件。

  ——《让贫困群众有事干,有钱挣,有盼头:新疆阿克苏地区就业扶贫工作调查》

  

  多民族聚居的贵州,曾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抓好贵州脱贫攻坚工程,事关全国发展大局。

  脱贫攻坚战正如火如荼时,贵州一个特殊的困难群体引起民族工作部门的关注:在少数民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有20万人完全不通晓国家通用语言,这使他们在获取有效信息、学习先进技术、外出务工经商、融入社区生活等方面存在困难。脱贫难度大、稳定脱贫能力差,这部分人成为贵州打赢脱贫攻坚战最难啃的“硬骨头”。

  于是,一项旨在针对存在国家通用语言交流障碍的少数民族群众开展国家通用语言和实用技能培训(简称“双培”)的计划应运而生。贵州计划用3年的时间,在扎实抓好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的同时,结合各地实际开展农村实用技能培训。

  ——《一个都不能掉队:贵州实施“双培”行动观察》

  

  全面建成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为切实做好深度贫困地区“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的脱贫攻坚工作,云南省委、省政府协同三峡集团、华能集团、大唐集团、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等企业集团帮扶布朗、阿昌、怒、普米、景颇、拉祜、佤、傈僳等8个少数民族,走出了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一个民族一个行动计划”“一个民族一个集团帮扶”的脱贫攻坚之路。

  由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对口阿昌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2015年7月起,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以建设“幸福阿昌”为载体,在德宏州阿昌族聚居地区全面实施“基础设施、民居保障、产业增收、综合推进”四大工程,德宏州阿昌族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7.95%下降至2019年的0.53%,如今已实现整族脱贫。

  ——《一个民族一个行动计划 一个民族一个集团帮扶: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帮扶阿昌族脱贫纪实》

  

  《破解深度贫困的西藏样本》一文,阐述西藏构建的政策扶贫、专项扶贫、党建扶贫、金融扶贫、援藏扶贫等多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广西深度贫困山区的脱贫攻坚模式》一文,阐述了在党的领导下,特别是在国家民委的对口帮扶下,德保县各族干部群众奋发进取,探索出多种典型的脱贫模式……本报理论周刊刊登了一系列专家学者的理论文章,探讨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总结的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模式。

  ——本报理论周刊刊发系列文章阐释脱贫路径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东乡绣娘用绣花针织出好日子;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加依村,小乐器“弹”出了加依村人的新生活……“非遗+扶贫”不仅实现了非遗“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创新”的理念,还有效提振了中华文化自信、增强了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振奋了贫困群众的精气神。本报文化周刊开设“非遗助力脱贫攻坚”专栏,聚焦“非遗+扶贫”的精彩实践,讲述生动的帮扶故事。

  ——本报文化周刊开设专栏“非遗助力脱贫攻坚”

脱贫故事

  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的背后,改变的是一个个普通人的命运。

  告别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困顿生活,一步步走向“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的小康时代,各族人民收获的不仅有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更有走向更加美好生活的信心、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

  

  5月12日,四川凉山“悬崖村”——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迎来历史性时刻,首批26户贫困户开始搬家,住进县城的新房。

  曾经,因进出村要借助17段藤梯,攀爬落差达800米的山崖,“悬崖村”全国闻名。2017年,昔日的藤梯变成了2556级钢梯,村民出行更方便。此轮搬迁,“悬崖村”4个村民小组均有涉及,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344人陆续搬迁至位于昭觉县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的新家。

  ——《决战大凉山》

  

  红寺堡,曾是一片生态脆弱、人迹罕至的荒漠,“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上无飞鸟,地上砂石跑”。

  1996年,在党中央、国务院支持下,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奠基。此后,黄河水便被一级一级地“扬”到高于黄河水面300米的红寺堡高地。在黄河水的滋润下,红寺堡焕发出生机。

  1998年,宁夏西海固地区的数十万群众,迁居罗山脚下,吹响了移民大开发、大建设的号角。他们凭着苦干实干、攻坚克难的精神,在创造中体现价值,在奋斗中成就事业。如今,数十万人摆脱贫困,建起了幸福家园。

  ——《荒原崛新城 搬出新生活: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易地扶贫搬迁调查》

  

  “自从来到蓬达食品公司上班,我每月能拿三四千元的工资,多的时候能拿到五六千元,生活有了希望,回到家走路都能挺起胸膛了!”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蓬达食品公司包装线车间内,新疆籍少数民族员工米尔古丽高兴地说。

  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在经济欠发达的新疆,尤其是深度贫困的南疆四地州,就业机会少、增收难是摆在各族群众脱贫路上的最大难题。近年来,各援疆省市积极拓展就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为各族贫困群众实现就业、脱贫致富铺平道路。

  ——《从南疆农民到现代化企业员工》

  

  “哎哎呦……挣断了老井绳,咱牵着牛羊下山岗。告别了西海固苦水泉呀,奔向黄河金岸大战场……”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大战场镇红宝村村委会活动室里, 合唱团团长李震宏带着几十名团员,用嘹亮的嗓音唱响排练了大半年的《逐梦大战场》。正如歌词里唱的,他们都是从宁夏南部山区西海固搬出来的农民。

  “过去肚子都填不饱,音乐对乡亲们来说是个‘奢侈品’。现在大家日子过好了、幸福了,可以安安稳稳地唱歌了。”今年58岁的李震宏,曾在大战场镇中学任音乐教师。“与其说我们的合唱是艺术,不如说是精神。”李震宏说,“我们唱出了新时代农民脱贫致富的精气神,唱出了对党和国家的感恩。”

  ——《歌声与希望:一个农民合唱团的故事》

战贫人物

  在脱贫攻坚一线,奋斗着数以百万计的党员干部。他们身上,体现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精神、“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攻坚精神、“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是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的冲刺阶段,我们将镜头对准了扶贫干部,将话筒留给这些光荣的战贫者。这些党员干部的战贫故事,也是中国共产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注脚,是共产党员在脱贫攻坚一线践行初心使命的缩影。

  我是安徽省民委的一名干部。2014年10月,刚结束在皖北的3年驻村工作,我又主动请缨,来到地处皖南山区深处的贫困村池州市石台县七都镇河口村,担任第一书记。如此算来,我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工作已经8年有余。

  我有一个感悟,作为挂职干部,不要抱怨自身的条件有限。只要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做个工作生活中的有心人,处处都有机会。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是我们人生之大幸。

  ——《李朝阳:一线战贫8年多,我的人生大幸》

  

  我工作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民宗委,2016年,我来到贡山县独龙江乡龙元村,成为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员,在独龙江畔工作了两年。

  前些日子,在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祝贺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一周年之际,我沿着奔腾的怒江和美丽的公路,穿越高黎贡山独龙江隧道,再回独龙江。

  两年前的回忆扑面而来。烟雨中的独龙江,雨朦胧、雾朦胧,江声入耳环山翠。“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蔡春秀:忘不了的独龙江》

  

  在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西城区会展中心二楼,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调试设备,一场带货直播马上要开始了。作为直播的主角,我站在会场外略显昏暗的通道里,思考着如何在直播过程中把赫章和当地的特产推介好。我是来自中央统战部的一名挂职干部。

  在赫章县城,随处可见中央统战部的扶贫印记,我心中也满是自豪和骄傲。1994年,中央统战部开始向赫章县派驻干部,20多年来从未间断过。我们一任接着一任干,赫章的面貌一点点发生着改变。

  ——《李光:我想当好赫章的“产品经理”》

  

  在村里见到我,许多人很难想象,这个干农活儿麻利的“泼辣大嫂”,曾是一个五谷不分的城里姑娘。

  从最初的“无处下手”,到带着一家老小扎根乡村,5年间,时光褪去了我外在的光鲜,却充实了我内在的力量。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司法局的一名普通干部,2015年10月,我来到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那笔村,担任第一书记。

  5年间,扶贫工作拓展了我的生命宽度,也扩充了我生命的厚度。其实,发生蜕变的不仅是我,还有我帮扶过的两个贫困村。

  ——《毛鑫:带着家人去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