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理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以文化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几个着力点
《红太阳照边疆》:唱响各民族团结发展主旋律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1年1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以文化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郝时远

  开栏的话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为集思广益、推动工作,本刊即日起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栏目,紧紧围绕怎样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怎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课题,刊发相关机构和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以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学理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这些论断深刻阐释了文化力量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支撑作用,揭示了“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

  从马克思主义关于存在与意识、物质与精神、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去思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力量,就会理解“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如果说“强大的物质力量”集中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那么“强大的精神力量”就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中华文化自觉、自信和认同。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代表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56个民族属于当代人类社会2500多个民族构成的民族大千世界范畴,其现代性发展只有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才能实现。因此,才有中国民族工作昭示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才有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实践中,建设“强大的精神力量”成为水到渠成的时代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涓涓细流形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洪流,就必须“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这一时代任务所昭示的重要意义在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以文化人”,出自唐代李观 “以文化人,四方翕然”之论。这是古今中外彰显文化力量概莫能外的基本规律。对西方世界而言,如果没有文艺复兴就不可能有西欧国家率先步入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文艺复兴突破了神权对人的束缚,实现了以文化人的“人的发展”,即“文艺复兴开始,文化的觉醒就首先表现在从艺术到文明生活的各个领域里对人、对人的价值的重新肯定”。从西方历史文化中汲取和提炼的人文主义思想,推动了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其中产生的空想社会主义也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来源之一。

  中华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中华文化集各民族文化之大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提炼、生成各民族共同认同的中华民族文化象征、精神标识和价值观念的源泉,因此,阐释中华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特点、中华民族精神,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这是一个艰巨和长期的任务,也是民族学、人类学等关涉文化研究的学科领域时不我待的重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当代中华文化的内涵,也就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所昭示的文化。以文化人,就是以中华文化“化”全体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对中华文化深耕、深描,通过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以文化人之“文”,不是抽象的“文”,文化是具体的、多样的。我们可以对“乡愁”文化和地方性、族别性文化作出各具特色的描述,但是如何提炼、整合、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这是新时代的重大课题。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基于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或者说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基于各民族文化的相互认同。这种认同是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文化自觉过程实现的,是费孝通先生论说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精神境界。

  中华文化的以文化人,是建立在“四方殊风而同化,千里异俗而同治”基础上的“认同化”和“共同治”,而非消除“四方殊风”和“千里异俗”的多样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舞台上阐释中国的文明观、文化观时所强调的:“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非遵循一个模式、一种制度,而是最大限度地凝聚共商共建共享的互利合作、守望相助。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成就,决定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程度。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对中国来说,解决好民族性的问题就是建设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问题。因此,中华文化的以文化人,就是全体人民的“中华民族化”。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56个成员各有其名,都姓“中华”。由此可以引申一种认知,外来的文化如宗教信仰,必须走中国化的道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都是本土文化,在集大成地丰富和整合为中华文化的实践中,实现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民族化。这就是中华文化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这一成果对于我们增强文化认同、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例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引领,才能实现中华文化的高度自觉;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才能实现中华文化的坚定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实现中华文化的牢固认同;文化自信对“四个自信”最具根基性的作用,文化认同对“五个认同”最具深层性的意义等。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考古、文化、家教、乡愁、仪式等诸多方面作出的学理性很强的具体论述,都聚焦于中华文化以文化人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指出了以文化人的全部意义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被普遍理解和接受,才能为人们自觉遵守奉行。”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如何实现“普遍理解和接受”,学术界责无旁贷地承担着研究、解读、传播的任务。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