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理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以文化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几个着力点
《红太阳照边疆》:唱响各民族团结发展主旋律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习进行时]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几个着力点

□ 赵晔
近年来,贵州省黔西县协和镇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鲜花种植产业助农增收。图为村民在大棚内采收鲜花。 范晖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大有可为。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近年来,我国农业的内涵、功能、形态、发展方式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与此同时,无论是从国家整体布局的角度还是从农业需求端变动的角度,都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国家整体布局来看,粮食安全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实施。从农业需求端来看,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质量、多样化、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需求。这就要求农业在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上不断提高。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我国乡村正发生两方面的变化:一方面,乡村代际更迭现象已经发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新一代农民与老一代农民相比,无论是思想观念、教育水平以及对子女教育的要求都更高了,对乡村的公共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乡村呈现出集聚化发展的趋势。要通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镇建设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

  深化农村改革。近年来,我国城乡发展由城乡统筹发展阶段进入城乡融合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要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要在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健全防止返贫监测机制和帮扶机制、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等方面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作者单位:辽宁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