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宗教周刊·人文 上一版3
武安傩戏:“中国傩文化的活化石”
天龙山石窟:中国石窟艺术转变时期的代表作
国家文物局:
完成4532处石窟寺及摩崖造像现场调查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1年3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武安傩戏:“中国傩文化的活化石”

□ 王进元 文\图
武安傩戏面具。
固义傩戏参加表演的有近千人。
傩戏表演现场。

  

  白眉三郎神被河北省武安市固义村的村民奉为保护神,每逢元宵节,这个村子都要举行盛大的仪式,为白眉三郎神上演一场傩戏,这是武安傩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安傩戏被称为“中国傩文化的活化石”,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傩戏是集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基因。各地的傩戏主要流传于乡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娱乐活动不断丰富,愿意观看傩戏演出的人日益减少,傩戏传承日渐困难。

  武安市地处河北省南部,东距邯郸市15公里。武安傩戏历史久远,从其规模、阵容和角色来看,有宋代宫廷大傩的遗风。武安傩戏内容丰富,娱神娱人节目多样,有队戏、赛戏、竹马等。武安傩戏演出中的特殊角色——掌竹,是我国宋金杂剧引戏人“竹竿子”在当今的遗存。

  武安固义村傩戏是集祭祀、队戏、赛戏和多种民间艺术形式于一体的民间传统文化复合体。演出活动既有对人们进行孝道等伦理道德教化的作用,又表现了农耕社会人们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社会安宁的美好愿望。

  固义傩戏表演可追溯到明代中叶,但它古老的形式和内容,则可以推进到历史的更深处。早期社会,人们无法对抗自然界的各种灾害,认为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存在,就产生了鬼神的概念。傩,起源于远古的驱鬼逐疫仪式,是一种原始宗教的巫文化现象。最早的傩活动可追溯到殷商时期。在《易经》中,就有周代傩祭活动的记载,分为季春“国傩”、仲秋“天子傩”和季冬“大傩”三次傩祭活动。屈原的《九歌》,以及孔子的《论语》中也有对傩祭的描述。傩,从一开始就具有明显的戏剧特征。所谓祭中有戏,戏中有祭,傩祭酬神驱鬼,也娱人娱神。经历数千年历史的积淀和演化,傩有的仍停留在祭祀阶段,有的则发展成为傩戏艺术。

  固义傩戏从古代傩祭、傩乐、傩舞和驱邪习俗发展而来,是村民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人健康和睦的大型祭祀仪式。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全村老少出动,一场规模宏大的傩戏拉开帷幕。

  在固义傩戏传说中,“黄鬼”是洪涝、干旱、虫灾、瘟疫等灾异的象征,更是目无纲纪、忤逆不孝、恃强凌弱、无恶不作者的代表。“捉黄鬼”中戴面具的有30个人,画脸谱的有400多人,参加表演的有近千人,几乎家家有角色、户户都参与。“捉黄鬼”被称为傩戏而不是傩舞,是因为它有故事情节。“捉黄鬼”之后,有赛戏来烘托氛围。赛,有酬报之意,赛戏就是为祭祀和酬神而演出的戏。武安傩戏的一些赛戏剧目演出中,演员戴上面具,扮作各路神仙,肃立在戏台上特意搭出的“神台”上,“与民同乐”般地一同观看演出。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