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宗教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辛丑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郑州举行
宗教界发出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的共同倡议
多地宗教界开展“三爱”主题教育活动
木兰山:道教界与党同心的历史见证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1年4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木兰山:道教界与党同心的历史见证

□本报记者 蓝希峰 罗一萌 通讯员 李圣德
2011年,木兰山玉皇阁被国家宗教事务局确定为有突出爱国主义事迹的宗教活动场所、第一批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罗一萌摄
风洞(牌坊里),现在也叫“红军洞”。 罗一萌摄
徐向前元帅题词“木兰山的革命烽火燃遍了大别山”。罗一萌摄

  

  4月的木兰山,又是杜鹃花怒放时。木兰山北半山腰,“红军洞”旁边的崖壁上,漆红的徐向前元帅题词“木兰山的革命烽火燃遍了大别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亮眼。

  木兰山是红色的山。1927年11月,“黄麻起义”失败,72名革命起义勇士转战木兰山,坚持革命斗争,建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光辉一页;木兰山道教界与党同心,对革命队伍的支持和掩护,在中国道教史上也书写了一段红色传奇故事。

  ■ 因花木兰得名的木兰山

  木兰山,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相传女英雄花木兰曾在山上习武。唐时,为纪念木兰将军,在如今的木兰山玉皇阁与财神殿之间的绝壁上,修建了木兰殿。

  木兰殿正前方修有唐木兰将军坊,牌坊上面的雕刻,上是“双凤朝阳”,下是“二龙戏珠”。

  黄陂区道教协会会长、木兰山道观主持董理孝道长介绍,这种“凤上龙下”的建筑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习惯相反,体现了人们对木兰将军的崇敬之情。

  唐会昌年间,诗人杜牧任黄州刺史,到木兰山游玩,写下《题木兰庙》:“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木兰将军功德成神。历史上,在道佛两教共存、香火鼎盛的木兰山,木兰将军不输于神仙佛祖的供奉拜祭,在于她的“忠孝勇节”和报国情怀。

  而今天,在木兰山道教界人士的记忆中,木兰山不仅是木兰将军当年凯旋归来、朝廷为她赐冠之处,还留下了道教界与党同心、支持革命的历史印记。

  ■ 木兰山,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从这里走来

  1927年11月13日,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确定的方针,“黄麻起义”爆发,在大别山区打响了与国民党反动派抗争的第一枪,建立了此地区第一个红色政权。12月5日,国民党第12军教导师向黄安县(今红安县)发动围攻。工农革命军鄂东军与敌浴血奋战4个多小时,终因力量悬殊,不得不撤出黄安县城。

  12月下旬,从黄安城激战中突围出来的中共黄麻特委和鄂东军部分领导人吴光浩、戴克敏等汇集到黄安县木城寨举行会议。为了避敌锋芒,保存和积蓄力量,会议决定实行战略转移,由吴光浩、戴克敏、曹学楷、汪奠川、戴季英、廖荣坤、陈再道等,率领突出重围的鄂东军72名战士,转移到木兰山地区进行游击战争。几经辗转,72名战士于12月29日胜利到达木兰山。

  当时,主持木兰山玉皇阁的是万昭虚道长(1893年-1974年)。万昭虚道长是山脚下长轩岭仙河店万家湾人,出身清贫,7岁便由伯父送到玉皇阁出家,学道诵经。1925年被推举为玉皇阁主持。

  “受到万昭虚道长的支持和全山道士帮助掩护,72位英雄将士得以休整。”董理孝道长说,当吴光浩率领的起义勇士转战到木兰山时,生活条件十分恶劣,缺衣少食。万昭虚道长主动帮助队伍筹集资金,提供粮食和财物,掩护革命队伍,使革命队伍度过了艰苦的岁月。

  《木兰山革命斗争故事选》中记载,从黄安激战中突围出来的72人到达木兰山后,吴光浩、曹学楷等人来到玉皇阁,说明来意。万昭虚道长向他们详细讲解了玉皇阁、仙人洞、仁忠寺等处的情况,建议藏身活动的地方只能选择在这几个地方,而最理想的地方是观音沟的仁忠寺。

  仁忠寺位于木兰山东南麓,位置较偏僻,便于隐蔽,回旋余地大。寺庙虽破旧,但较宽敞,僧人很厚道。虽不同教,其方丈与万昭虚道长关系却很好。经万昭虚道长的牵线,工农革命军在仁忠寺驻扎下来。

  1928年1月1日,起义军到达木兰山的第3天,在万昭虚道长的安排和掩护下,鄂东军在雷祖殿召开干部会议,即雷祖殿会议。会上,中共湖北省委派来的刘镇一宣读省委的命令,将工农革命军鄂东军组建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任命吴光浩为军长,戴克敏为党代表,汪奠川为参谋长。

  曹学楷为驻兵一事与万昭虚道长接触后,又为粮食、生活日用品的事,多次找万昭虚道长帮忙。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红二十五军有关资料摘录》记载,第七军的纪律要求非常严格,特别强调对群众要秋毫无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宣布了四条纪律:第一,任何人不准擅自闯入其他庙宇;第二,见到僧尼,必须施礼;第三,不拿僧尼一针一线,不动庙宇一草一木;第四,每天为庙宇砍柴3担,多砍不限,轮流为僧尼挑水。战士们恪守纪律,不进佛殿,不干扰佛、道教活动,主动帮僧道扫地、浇菜、担水、劈柴、修路,部队与僧道关系融洽,与群众建立了鱼水关系。

  万昭虚道长和道士们本是贫苦农民子弟,对工农革命军打土豪劣绅的革命道理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木兰山上至道长,下至火头,无不认为这支队伍是为了穷人的队伍,更加同情和支持革命。

  董理孝道长说,当年,木兰山是远近闻名的道教圣地,有七宫八观三十六殿堂,建筑密集,庙宇道观之间时常云雾笼罩。木兰山朝圣的香客有抢子夜头香的风俗,因此香客络绎不绝。“这是很好的掩护条件,革命军在这里活动,容易伪装成香客,不易被发现。”

  也正因此,万昭虚道长和全山道观有条件不断为工农革命军提供食物、棉衣和被褥。万昭虚道长还多次成功掩护吴光浩、吴光荣、陈再道、王树声等人躲过敌人的追捕。

  玉皇阁位于木兰山的最高处,是木兰山的金顶。上世纪80年代重修的玉皇阁后面,仍保留有一间约400平方米的地下室。这里和“红军洞”(“风洞”)一样,曾是第七军经常开会的场所和开展游击战的掩蔽场所。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以木兰山为中心,展开长达4个多月的游击战,革命队伍不断壮大。在木兰山保留的这支革命火种,终于炽成燎原之势,后发展成红四方面军。

  1929年,因人告密,万昭虚道长以“串匪通匪”罪被捕送武昌羁押十多日,后押送河南羁押年余。

  新中国成立后,万昭虚道长担任过武汉市道教协会第一任会长、中国道教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黄陂县人大代表、湖北省政协委员,1957年出席中国道教协会成立大会。

  ■ 董理孝道长:把木兰山红色文化传承下去

  2011年,木兰山玉皇阁被国家宗教事务局确定为有突出爱国主义事迹的宗教活动场所、第一批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今,董理孝道长最大的心愿,是在木兰山上建设好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把木兰山红色文化传承下去。他还在武汉市政协会议上提交了相关提案建议。

  “木兰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基地,是学习党史的基地。在这里,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重视同宗教界建立爱国统一战线。”董理孝道长说,木兰山红色文化是道教界的一笔宝贵历史财富,把木兰山红色资源挖掘、整理和传承好,也是道教界的光荣。

  2020年,“筹建黄陂烈士纪念馆,打造弘扬英烈精神红色教育基地”已被列入武汉市黄陂区政府工作报告中要办好的“10件实事”之一。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