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宗教周刊·人文 上一版3
茶禅一味,洵非虚语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医家
多地出台措施 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1年4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地出台措施 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

  日前,云南、江西、甘肃分别出台工作方案与意见,积极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

  云南出台《云南省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强调以保护为前提,确保2022年底实现全省石窟寺无重大险情,持续加大石窟寺保护力度,推进其数字化保护利用,提升石窟寺展示水平,并对其旅游开发作出相应规范。

  云南省石窟寺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是我国石窟寺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全省石窟寺(含摩崖造像)资源共计44处。虽在开展石窟寺抢救保护、考古研究等工作上取得明显成效,但也面临石窟寺自然损坏和人为破坏威胁等突出问题。《方案》从完善石窟寺安全长效机制、深化石窟寺学术研究、推进石窟寺数字化保护利用等多个方面作出工作部署,强调坚持保护第一,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方案》指出,到2022年底,实现云南全省石窟寺无重大险情,石窟寺“四有”(有保护范围、有标志说明、有记录档案、有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管理)工作基本健全,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窟寺安防设施全覆盖。到“十四五”时期末,省级与州市级协同推进、部门间密切合作、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石窟寺保护长效机制基本形成等。《方案》还指出,坚持以保护为前提,规范全省石窟寺开放和景区建设。2021年底前,核定并公布剑川石钟山石窟寺、昆明西山龙门石窟寺景区游客承载量和重点洞窟最大瞬时容量,采用高峰期限时限流、预约服务等方式规范引导参观活动。其他未开放的石窟寺,可选取其中文化内涵较丰富且具备条件的作为试点,在完善保护设施后逐步对外开放。

  江西发布《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考古和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探索构建江西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积极融入国家考古重大项目和实施江西陶瓷文明研究工程提出要求。其中提到,要推动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樟树吴城遗址等重要遗址纳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十四五”规划,推动景德镇御窑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意见》共提出13条主要任务,其中有两条涉及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一方面,要求开展全省石窟寺(摩崖造像)保护专项调查,编制江西省石窟寺(摩崖造像)保护名录和保护专项规划。压实各级政府主体责任,实施石窟寺(摩崖造像)保护重大工程,加强日常养护监测,建立安全长效机制,全面提升保护能力。另一方面,要求提升石窟寺(摩崖造像)学术研究和展示利用水平。加强石窟寺(摩崖造像)多学科合作研究,有序开展价值阐释、艺术研究和成果普及。深化文化交流合作,加强资源共享,提升数字化保护和展示水平。完善石窟寺(摩崖造像)展示标识解说系统、游客服务设施,加强对讲解员、导游的职业技能考核和上岗培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甘肃发布的《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指出,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在石窟寺抢救保护、考古研究、科技研发、数字化、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形成的“中国特色、敦煌经验”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但各地石窟寺也存在安全风险依然较高、系统考古研究不足、基层保护力量薄弱、展示利用水平不高等问题。各地、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做好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做好石窟寺保护利用各项工作。

  《实施意见》提出了主要任务:2021年4月底前,完成全省石窟寺专项调查。2021年9月底前,完成甘肃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编制,纳入各级“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国土空间、交通等专项规划相衔接。实施石窟寺保护重大工程,分级压实政府责任,分类开展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等3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工程和20处国保单位石窟寺重大保护工程,以及30处中小石窟寺抢救性保护工程,2022年年底前全面消除石窟寺重大险情。坚持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并重,加强日常养护和监测预警工作,依托敦煌研究院建设甘肃石窟寺监测中心,定期开展文物健康评估,主动开展预防性保护,全面提升石窟寺保护能力。

  (本报综合)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