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理论周刊·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围绕主线,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保护好传承好海南传统农耕文化
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加快数字乡村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1年5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数字乡村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

□ 贺琳凯 许姝钰

  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以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是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能够有效带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助力乡村振兴。

  带动产业兴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数字经济、强化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供给、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是实施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关键之举。要持续提升乡村网络设施水平,完善信息终端和服务供给,加快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要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优化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推动农业装备智能化发展,夯实数字农业基础,助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要大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因地制宜发展数字农业、智慧旅游业、智慧产业园区,持续激活农村要素资源。

  助力生态宜居。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打造生态宜居的绿色乡村,不仅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标。要科学规划建设现代设施农业园区,完善农业投入品电子追溯监管体系,有效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推动绿色农业稳步发展,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高清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等先进技术,建立农村生态系统监测平台,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强化对农田土壤生态环境的监测与保护。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农村环境网络监督,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和乡村生态保护信息化水平,倡导乡村绿色生活方式。

  促进乡风文明。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要建强农村文化阵地,实现乡村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推进文物数字资源进村入户。加强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乡村文化振兴示范基地建设增进乡风文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加强对乡村网络文化的引导,开展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工作,鼓励立足优秀乡村文化进行网络创作,开展移风易俗,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实现治理有效。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以“互联网+党建”的形式,持续加强农村基层党建信息平台建设,全面优化升级网络党课教育,建立与群众有效沟通的网络平台和机制,畅通社情民意,提升乡村党建智慧化水平。推动“互联网+社区”不断向农村延伸,大力推动乡村建设和规划管理信息化,提高农村社会综合治理精细化、综合服务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推广“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改革模式进乡村,提高群众办事便捷程度,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实现生活富裕。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深化信息惠民服务、推动网络扶贫向纵深发展、统筹推动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是实施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发展“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健康”,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与乡村对接,提供高质量远程医疗信息服务,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互联网+小农户”计划,推动网络提速降费,加强农业农村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乡村新型业态,有效激活农村各种要素和资源。运用大数据平台开展对脱贫人口的跟踪分析,继续开展网络扶志扶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分类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与利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