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化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以舞台艺术呈现河源史诗
博物馆强国建设,民族类博物馆大有可为
《唱支山歌给党听》:代代传唱 深情告白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5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博物馆强国建设,民族类博物馆大有可为

□ 见习记者 文静

  5月24日,国家文物局等9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我国2035年要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节假日逛博物馆成为了一种新风尚,“网红打卡地”也成为不少博物馆的新标签。“十三五”期间,全国备案博物馆由4692家增长至5788家,增幅23.4%,总量跃居全球前五位;2020年,全国博物馆举办2.9万多个展览,接待观众5.4亿人次,其中未成年人观众1.3亿人次……一个个数字背后,折射的是国人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和博物馆事业的美好前景。

  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火爆出圈,让众多年轻人走进河南省博物馆;三星堆考古挖掘全程直播,带火了三星堆博物馆,令亿万网友追捧和热议……从“活”起来到“火”起来,坐惯了冷板凳的博物馆华丽转身,出文创、上综艺、开直播,积极探索博物馆服务的新方式、新形式。这当中,民族类博物馆也不甘落后。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参观考察的广西民族博物馆,就是民族类博物馆中创新发展的典范。

  据统计,当前民族地区和以“民族”为特色的博物馆超过400家。在“博物馆热”的时代背景之下,民族类博物馆应积极探索、主动作为,找准自身定位,发挥自身优势,自觉承担博物馆强国建设的使命担当。

  “博物馆热”的背后,是公众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度在提高,精神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意愿在提升。以博物馆为窗口和媒介,能实现研究成果从专业小众向普通大众的转化,从而有助于传播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博物馆尤其是民族类博物馆,首先应围绕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为传播民族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贡献。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民族地区文化历史底蕴丰厚,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民族类博物馆应主动挖掘,并积极活化利用这些资源,探索与教育、科技、传媒等相关领域的跨界融合,调动更多的力量,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目前,许多博物馆开发社会教育课程,将文博场馆丰富的文物资源优势转化为博物馆教育课程,实现文博场馆遗产活化,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推出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社教课程——白族扎染,从2015年开始在馆内实施,反响良好。

  创新,让博物馆更有魅力,也是博物馆“出圈”的密钥。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线上游览博物馆早已不是新鲜事,如何让互联网技术与文博工作相结合,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民众是民族类博物馆要考虑的问题。民族地区多地处偏远,城市中民族主题博物馆又受限于参观环境和空间条件,因此,民族类博物馆在把观众请进博物馆的同时,还应通过科技手段让博物馆文化走出去,通过展览数字化、数字博物馆建设等传播民族文化,带动一方旅游业的发展。

  促进地方文化发展是博物馆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民族类博物馆应更好地服务基层,助力各类公共文化新型空间的打造,增强体验感和互动感;民族地区的博物馆还可将各地的民族文化与沉浸式体验相结合,利用当地的民俗节庆,主动到乡村、社区、学校,让民族文化更加贴近百姓的日常生活。

  博物馆,方寸间一览千年。在一座座民族类博物馆里,有难以计数的文化珍品,有几千年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的历史实证,有中国人广泛而深刻的文化认同。建设博物馆强国,可以让更多人看到博物馆里的文明印记,感到心驰神往、与之共鸣,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也将在博物馆中转化为一场又一场文化盛宴。如何让博物馆更贴近人民、服务人民,不仅依赖科技手段,更需要深刻理解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需要无数精彩纷呈、“脑洞大开”的创意,将知识性、娱乐性、互动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这条实践路上,民族类博物馆大有可为。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