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理论周刊·论坛 上一版3
促进粤港澳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 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
全面提高对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认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类课程建设的着力点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1年6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类课程建设的着力点

□ 陈延斌 石美 朱文静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一些民族院校紧紧围绕这条主线,将原来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调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等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类课程。这类课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到课程思政的全方位、全过程,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类课程与课程思政多维融合

  价值目标高度契合。立德树人,借助多种教育载体和方式,引导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不仅是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类课程的目标,也是课程思政的价值追求。

  教育内容深度相融。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类课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旨在增强学生的“五个认同”,促使其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课程思政建设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教育载体与方法共通。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类课程、课程思政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学习效果。除了强调传统的课堂、管理、服务育人方法,面对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呈现出的新特点,都更加注重对网络育人、实践育人、心理育人等领域的开发,注重调动育人主体的积极性,发挥各学科、各环节的协同合作优势。此外,在教育方法上广泛运用实践体验、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育方法。

  挖掘课程资源,丰富育人内容

  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心,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使命担当等德育教育。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思考、挖掘各自专业领域中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关的内容,并结合专业特点呈现思考成果。

  例如,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类课程思政可以与文学专业学习结合,以屈原、杜甫等历史人物为代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化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家国情怀。可以与历史专业学习结合,联系抗日战争时期各民族共同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史实,结合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实践,阐释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的过程,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的过程。可以与政治学专业学习结合,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定“四个自信”。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拓宽学习渠道。教师可通过线上交互平台,发布案例视频、知识链接等教学资源,在线下利用短视频、图片等载体,使专业知识的讲解更加生动。

  利用多种形式扩大宣讲范围。用好新媒体平台,开设符合青年学生浏览习惯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发布相关主题的文章、短视频、微电影等,实时推送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等内容,增强吸引力。

  创新评价工具,健全评价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不同年级学生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理论实践要素横向评价。把网络宣传教育和网络志愿者队伍建设纳入评价体系,培育一批具有一定民族理论政策素养、熟练掌握网络平台技术、熟悉网络传播规律的网络工作队伍。

  大学时期是青年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时期,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教师要站在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高度,加强理论学习,锤炼坚定信仰,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内容。

  完善课程思政的考核结构。把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活动中,纳入育人考核体系。鼓励青年学生把思想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建立相应的能力指标体系。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本文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健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研究”(项目号18JZD054)阶段性成果。】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