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理论周刊·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促融入、共发展:北仑促进城市民族事务治理的经验
甘肃兰州: 紧扣主线推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
在知史学史中 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在深化“三交”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7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知史学史中 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 楠玎 敖特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内容的一系列重大原创性论断,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中央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出了全面部署。内蒙古是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红色资源丰富。同时,内蒙古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在促进民族团结上具有光荣传统。当前,要坚持统筹兼顾,把党史学习教育同完整准确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在知史学史中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投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依靠56个民族的团结和力量。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内蒙古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在促进民族团结上具有光荣传统,长期以来拥有“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要倍加珍惜、继续保持。要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把工作做细做实,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形成,在中国近代的救亡图存中,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缔造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开启改革开放伟大进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在这一伟大光辉历程中,全国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不断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早在20世纪20年代,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就通过北京蒙藏学校培养了乌兰夫、多松年、李裕智、奎璧、吉雅泰等一批早期蒙古族共产党员。在大革命时期,我们党先后在内蒙古西部的归绥、包头等地建立工委,在满洲里建立通向苏联和共产国际的秘密交通线。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挺进大青山,建立了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和各级抗日民主政权;在东部地区,东北抗日联军1939至1942年三次进入呼伦贝尔,英勇打击日本侵略者。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积极发展党组织,领导内蒙古各族人民保卫抗战胜利果实,积极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1947年5月,党领导的内蒙古自治区宣告成立,成为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成功实践。

  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创造了“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内蒙古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形成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获得了“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内蒙古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红色资源,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重点学习党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特别是要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要充分利用红色文化和革命文化的丰厚滋养教育各族群众,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五个认同”。要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学院)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