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宗教周刊·人文 上一版3
展现大唐皇室礼佛盛况
以一种神奇的方式“遇见”敦煌
道教的山水情怀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1年8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展现大唐皇室礼佛盛况
地宫宝藏——法门寺唐代宫廷文物精粹特展在长沙举行
□ 本报记者 吴艳 综合报道
鎏金铜浮屠
鎏金雀鸟纹银香囊
迎真身双轮十二环银锡杖
八瓣花纹蓝色琉璃盘

  近日,地宫宝藏——法门寺唐代宫廷文物精粹特展在长沙博物馆开幕,展览共展出57件(组)精美展品,其中一级文物多达30件(组),是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首次大规模外出展览。展览以法门寺的历史和考古背景为切入点,分为“千年古刹 悠悠地宫”“宗教道场 佛家圣境”和“奉珍献宝 礼佛祈福”3个单元,依次展示法门寺悠久历史、汉传佛教密宗文化和唐代的贵族生活,展现大唐皇室礼佛盛况。展览将持续至10月17日。

  1987年,法门寺地宫发掘,2000余件大唐皇室重宝及佛指舍利面世,震惊海内外,这一发现也成为20世纪我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地宫出土文物中有大量的金银器、琉璃器、瓷器、珠宝及丝织品等,均为皇室赏施,精美绝伦,体现出大唐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对研究唐代社会生活、宗教信仰等具有重要价值。

  法门寺地处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因安置佛祖指骨舍利而闻名天下。在法门寺供奉的佛指舍利,从北魏时期就有记载,由古印度传入中国的历史脉络清晰可考。唐朝200余年间,共有8位皇帝前往法门寺六迎二送供养佛指舍利,法门寺几乎成为唐王朝的皇家寺院。唐咸通十四年(873年),在位的唐懿宗再次决定将佛骨请入长安。此时的大唐国力衰弱,藩镇割据,唐懿宗的想法遭到群臣反对,但唐懿宗以“吾生而见之,死亦无恨”的决绝力排众议迎佛骨入长安。活动空前盛大,为历年来之最。唐懿宗却没能亲自将佛骨送回,他在几个月后逝世,年近13岁的唐僖宗为父亲“善后”,举行盛大法事奉归佛指骨舍利还法门寺。虽然晚唐已是强弩之末,但最后一次的礼佛活动却极尽奢华,供奉珍宝无数。

  开启地宫,一切杯盘物什蒙尘而立,展现出各类器物按唐代佛教密宗仪轨摆放的礼佛场景。法门寺金银器以佛教用具为主,除舍利宝函、佛教造像、法器外,还有丰富多样的供养器,造型庄严,工艺精良,且多有錾文,再现了大唐皇室崇佛敬僧、护持佛法、祈福延祚的理想追求和精神世界。鎏金铜浮屠、金银宝函、锡杖、雀鸟纹银香囊、银质茶具等金银器具,富丽堂皇,展现出唐代精湛的手工技艺和富丽的物质生活;保存完整的伊斯兰早期风格的八瓣花纹蓝色琉璃盘,见证了唐代中西经济与文化交流的盛况;八棱净水秘色瓷瓶、五瓣葵口秘色瓷盘,更是解开了秘色瓷的千古之谜,让人们有幸一睹“千峰翠色”之器的真容。法门寺博物馆保管保护科科长权飞说,唐代对现代的人来说感觉好像很近但又非常遥远。唐诗就吟诵在嘴边,但唐代留存于世的建筑、文物非常少。唐代文物最集中的只三处地方,其中法门寺地宫文物是现存唯一的唐朝宫廷文物,法门寺地宫文物破解了唐代社会上层人士的生活细节,弥足珍贵。

  迎真身双轮十二环银锡杖,杖头有银丝盘曲的桃形双轮,轮顶为仰莲束腰座,上托智慧珠一颗。双轮套錾花涂金银锡环12枚,杖顶饰忍冬团花、如意流云、宝相莲瓣的三重佛座,其上承托代表大日如来的五钴金刚杵,杵上又承托代表“地、水、风、火、空”的五大莲座,以象征五世界,座上有摩尼珠一颗。杖体中空,杖身通体錾刻忍冬、蜀葵、团花,装饰上、中、下三段栏界。在上、下栏界内錾刻手执法铃、身披袈裟立于莲台之上的缘觉僧十四体。双轮上錾刻:“文思院准咸通十四年三月二十三日敕令,造迎真身银金花十二环锡杖一枚,并金共重六十两,内金重二两,五十八两银。打造匠臣安淑郧,判官赐紫金鱼袋臣王全护,副使小供奉臣虔诣,使左监门卫将军臣弘慤。”可知,锡杖是唐咸通十四年(873年)懿宗皇帝为迎送佛指舍利敕令工匠专门制作的。这件锡杖全长1.96米,整体造型精美绝伦,古今罕见,工艺更显精巧,堪称佛门奇宝。虽然名为“锡杖”,但它却由58两白银、2两黄金打造,是目前世界等级高、年代早、体型大、制作精美的佛教法器。《西游记》中有如来佛向唐僧赠送“九环锡杖”的情节,而法门寺这件锡杖,属佛祖释迦牟尼,象征佛教至高无上,被誉为“世界锡杖之王”,是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出境)展览的国宝级文物。

  鎏金雀鸟纹银香囊,钣金成型,纹饰鎏金。上半球体为盖,下半球体为身,以铰链相连,子母口扣合。通体镂空,上下对称。半球体上錾有四只鸿雁,球冠有弧形等边三角形三枚。盖顶铆接环纽,上套莲蕾形环节,其上再连长链,钩状司前控制上下球体之开合,香盂铆接于双层持平环上,香盂内底有鎏金团花一朵。这件鎏金雀鸟纹银香囊是唐僖宗供奉给佛祖的。香囊为唐代熏香用具,可悬挂于床头熏香衣物,也可随身携带,走过之处留下渺渺余香。据史料记载,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不忘旧情改葬杨贵妃,却发现坟冢中美人肌肤衣物已经腐坏,只有香囊完好无损。因此,后来人推测杨贵妃也使用了同款金属香囊。更为神奇的是,香囊内部运用了近代航海、航空的陀螺仪原理,无论怎样转动,香囊内部盛香料的香盂始终保持水平,香料不会洒落。

  琉璃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展品八瓣花纹蓝色琉璃盘是典型的伊斯兰早期风格器物,非常罕见。因为琉璃易碎,即便是盛产琉璃的国家,也几乎没有保存如此完整的。在唐人看来,琉璃器有着和金银同等重要的价值,是王公贵族争相追求的珍宝,尤其是来自域外的精美之物。能和金银器、秘色瓷、丝绸等贵重物品一同供奉于佛,足见当时它在人们心目中有多珍贵。

  佛塔源于古印度,也称“浮屠”,是用来供奉高僧舍利、经卷和各种法物的一种建筑物。佛塔形制不同,功用各异,其构造由塔座、塔瓶、塔刹和塔顶等四大部分组成。展品鎏金铜浮屠通体鎏金,由宝刹、浮屠、月台、基座组成。浮屠方形基座上有三层月台:最底层方形月台栏杆有宝珠、如意云头、葫芦状装饰物;中间层是四级叠涩月台,栏杆四周中部竖立“望柱”,柱顶有蹲狮;最上层方形月台侧面各有四个桃形壸门,月台上为铜浮屠,进深均为三间,顶似“攒尖顶”,攀间枋、栏额、蜀柱俱全。当心间设门两扇,门外置金刚力士一对。浮屠四周亦设栏板,“攒尖顶”上有须弥座,座上有宝刹。宝刹下端有六枚相轮,相轮上置华盖。盖上有十字相交的火焰背光,其上有双轮新月与日轮,刹尖高耸,最上为摩尼珠。

  菩萨全称“菩提萨埵”,意为“觉有情”,菩萨向上的目标是达到彻底觉悟,向下的责任是普度众生。在大乘佛教中,菩萨的地位很高,仅次于佛,协助佛一起教化众生。佛教认为,菩萨以种种化身降临世间,解救众生苦难,使人倍感亲切,正好弥补境界崇高的佛难以亲近的神秘感。展品菩萨像为汉白玉圆雕,残损严重,无头无足,前胸垂珍珠璎珞,造型丰满,衣襟飘逸。造像装饰繁复,虽残缺,亦可见法门寺唐代圆雕菩萨造像艺术的神韵。

  (本文图片由长沙博物馆提供)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