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专题 上一版3
红星闪耀漾濞江畔
“一棵树”舞热一方土
从“漾濞作家群”说起
从博南古道看漾濞各民族交融历史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1年10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博南古道看漾濞各民族交融历史

□ 杨纯柱 杜国彪

  在滇西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中,蜿蜒着被称之为西南陆地“丝绸之路”的蜀身毒道。蜀身毒道从大理往西至漾濞、永平境内段,因途经博南山取名为“博南古道”。博南古道漾濞境内段与滇缅公路漾濞境内段的走向基本一致。千百年来,博南古道和滇缅公路承载了无数商贸往来,孕育了悠久的历史文化,见证了漾濞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程。

  在漫长的岁月中,无论春夏秋冬,东来西往的马帮商队、军政官员、文人学者以及宗教人士,每天奔波在这条古道上。古道上的城镇——漾濞,至今仍然保留着大量古驿道和古驿站的灼灼遗迹,如平坡券桥、金牛街心、河西柏木铺古驿道,以及合江铺、驿前铺、太平铺等古驿站。漾濞流传着许多与古驿道相关的民间传说,比如诸葛亮在打牛坪教当地人使用牛耕技术、杨升庵吟诗金牛屯、林则徐与秀岭大觉寺和尚对对联等。此外,唐九征、马可·波罗、徐霞客等中外政治、军事、文化界名流,也通过这条古驿道,在漾濞山川大地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足迹。

  古驿道上东来西往、川流不息的马帮源源不断带来各地的商贸物资、生产技术、经济文化、生活方式,促成了民族迁徙,增进了漾濞各族人民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在漾濞境内博南古道沿线的广袤区域,各民族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互补,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区域文化和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密关系。博南古道沿途的许多村落都是多个民族共居、多种宗教信仰并存,一个家庭有多个民族家族成员、有多种宗教信仰并存,一个民族会说多种民族语言、一个民族服饰混杂着多个民族服饰文化元素,各民族尊重彼此的文化和宗教信仰,相互通婚、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岁月悠悠,博南古道千年的繁华随着滇缅公路的开通逐渐逝去,那些或高或低、或深或浅的马蹄印,也渐渐隐没在崇山峻岭的荒草中,滇缅公路也几经改造,实现了华丽转身。从博南古道到滇缅公路,不仅见证了人背马驮到机械运输的交通变迁、时代进步的滚滚潮流,更见证了漾濞各族人民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历程,“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意识已深深根植于漾濞各族人民的心中。这一历史的烙印及迸发出的时代光芒,将激励漾濞各族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团结奋斗、繁荣发展,共同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