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弘扬西柏坡精神 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下马崖边境派出所党支部:扎根边疆,真诚为民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1年12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弘扬西柏坡精神 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油画《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常青绘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藏
冀中农民举行拥护土地改革运动大会(翻拍于西柏坡纪念馆)。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摄
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 张晓峰摄
西柏坡纪念碑。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摄

  西柏坡,一个永载党史的精神地标。

  70多年前,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从1947年7月12日中央工委在西柏坡正式成立,到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这里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指挥了彪炳史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西柏坡成为党中央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70多年后,“赶考”之路仍在继续——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我们党一路走来,团结带领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成为新时代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动力。

  

  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  

  在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有一间面积不过几十平方米的长条形土坯房,屋里没有扩音设备,座椅从四处拼凑借来,高低不齐……这间简陋的土坯房,就是当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会场。  

  会场虽简陋,精神却不朽。正是在这里,中国共产党绘制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1948年至1949年是中国革命胜利曙光初现的历史转折时刻。三大战役取得伟大胜利,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在全国胜利已成定局,建立新中国的任务被提上日程。面对这个重大历史转折,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深刻认识到,必须使全党同志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经受住执政考验,防止出现骄傲自满、贪图享乐、脱离群众而导致人亡政息的危险。  

  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谆谆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毛泽东同志当年在西柏坡提出“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两个务必”,短短40字,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凝练注脚。70多年来,从西柏坡发出的这一振聋发聩的历史强音,始终回荡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心间。  

  时代在变换,精神的力量永远激荡人心。孕育于红色沃土上的西柏坡精神,如警钟、似重鼓,不断引领、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永葆光荣传统、秉持理想信念,砥砺奋斗、永远向前。

  

  永不褪色的人民情怀  

  在西柏坡纪念馆,几张黑白图片记录着历史。  

  1947年7月至9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在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工作会议,通过《中国土地法大纲》。  

  大纲公布后,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解放区迅速开展,亿万农民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耕者有其田”的千年理想变成了现实,点燃了中国人民“翻身立家”的热望。  

  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热潮,为我们党领导人民夺取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坚实物质力量和群众基础。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在西柏坡纪念馆里的一辆手推独轮车前,讲解员唱起这首战争年代广为传唱的民谣。  

  在西柏坡,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据统计,辽沈战役期间共动员支前民工183万余人;淮海战役动员了支前民工543万余人;平津战役期间共动员支前民工160万余人。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是老百姓撸起袖子干出来的;改革开放的历史伟业,是亿万人民满怀热血与激情创造出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密切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支持。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全党同志要不断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  

  革命精神观照当下,启迪未来。始终牢记“两个务必”,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就一定能团结带领亿万人民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新征程上再“赶考”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人员,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临行前,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历史证明:在进京“赶考”后70多年时间里,我们党在大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豪迈宣告。  

  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走在“赶考”路上。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中国共产党百年史是一部团结带领人民为美好生活共同奋斗的历史,西柏坡的干部群众对此体会更深。”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全体党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希望你们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乡亲们更好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挑战更加严峻,考试仍未结束。  

  70多年前,党中央在西柏坡颁布了《关于健全党委制》《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等一系列制度,提出“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口号,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时代发展变迁,精神一脉相承。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牢记“两个务必”,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继续书写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奋斗未有穷期,赶考仍在继续。  

  曾经,从这里出发,一个崭新的中国向着世界昂首走来;如今,从这里再出发,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前进,赓续西柏坡精神,踌躇满志谱写新篇章。

  

  (本报综合报道)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