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第二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来自湖北的全国人大代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花坪小学副校长刘发英身着土家族盛装,出现在直播镜头前。
1991年师范毕业后,刘发英主动申请到长阳最贫困的黄柏山乡任教。“山里孩子上学难,就着土豆咸菜就是一顿饭,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谈及过往的日子,刘发英依旧动容。
为了不让学生辍学,刘发英开始用微薄的工资资助他们。“但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有限了。”刘发英说,2005年,她试着在网上发出了第一封求助帖子,得到了爱心网友的回应,“我真切地感受到,网络有界,大爱无疆”。
2010年,在长阳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刘发英创办了“英子姐姐”助学网站,组建了助学团队,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支持。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她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网络助学上。
刘发英介绍,16年来,不管山高路远,助学团队坚持实地走访每一个贫困学生家庭;180多本爱心账本里,详细记载了每一笔助学善款的来源和去向;坚持“一对一”公开透明助学,用行动兑现“不从善款中提取一分钱”的承诺。截至今年2月底,“英子姐姐”助学团队共结识了2000多名国内外的爱心人士,筹集助学善款2900多万元,帮助4300多名贫困学生上学读书。其中,有1500多名受助学生考上了大学。
“一路走来,我时常被感动着。”刘发英说。2015年10月,江苏常州退休老人戴先生搜索到“英子姐姐”助学网后,开始了试探性资助。短短一个月,老人先后汇款23万余元,资助了12名贫困学生。
“老人告诉我,他患有直肠癌,担心等不到孩子们毕业的那一天,请我替他完成助学心愿。”刘发英说,老人还有一个心愿,想捐出200万元设立“英子奖助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2016年3月,刘发英到常州看望老人,两人在病房里签订了英子奖助学金捐赠协议。如今,奖助学金已连续发放了5年,98名学生获得了奖励资助。
用生命影响生命,是爱的延续,善的循环。受助学生小娟大学毕业后,主动申请到长阳偏远的学校支教,还加入了“英子姐姐”助学团队。受助学生晓琳参加工作后,每年坚持资助贫困学生,还说要将这份爱延续下去。还有许多走出校门的受助学生,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不抛弃善良,不放弃希望,不忘记初心。我觉得人一辈子最大的成就和自豪,就是为他人、为社会认真做好一件事!”刘发英表示,她将以“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老师为榜样,铭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在爱心助学道路上继续守护孩子们的梦想,让山里孩子能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