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副县长欧彦伶在“委员通道”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经济后发展、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产业振兴要想弯道取直、后发赶超,必须用足优势,多方发力,努力探索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密码,才能更好地为实现乡村振兴助力。
罗城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仫佬族是我国的人口较少民族,总人口有18万多人,其中80%聚居在罗城。“优良的生态环境是罗城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我们在发展中注重在生态底色上下功夫,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发展动力。”欧彦伶说。
罗城县自然风光秀美、民俗风情浓郁,具有发展民俗生态旅游的独特优势。欧彦伶介绍了当地棉花村从一个仫佬族聚居的深度贫困村,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的故事。
人们对棉花村的印象,过去的山歌是这么唱的:“有女莫嫁棉花郎,一年四季闹饥荒。天天累得脚抽筋,没吃没喝没有房。”近年来,通过深入调研,招商引资,当地对棉花村一个罕见的漏斗形超级大天坑进行了保护性开发。短短几年间,棉花村不仅摘掉了贫困帽,还带动了村民致富。
“我们深入研发山野毛葡萄的酒水饮料系列产品,大力推广油茶、特色水果种植,一大批优质农产品成为了农民致富的香饽饽,打通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欧彦伶说,为了感谢党的好政策,村民们把山歌改写成:“党的政策放光芒,山里天坑山外香。罗城棉花大变样,有车有房有新娘。”
(本报记者安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