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化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挖掘保护地名文化遗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文学力量
中国以数字化助力全民阅读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4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文学力量

□ 霍玉东

  今年3月,我参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艺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精神专题研讨班,系统学习了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学习,我倍感作为一名新时代作家的责任和担当,更加明确了今后应坚持的创作方向。

  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

  

  多年来,我以西域历史文化研究为基础,围绕“西域·昆仑”这一话题,一鼓作气创作了《昆仑阁》《龟兹破》《定天山》《大丝路》《立昆仑》5部长篇历史文学作品,构成了“讲好新疆历史文化故事”系列。我之所以创作这个系列作品,并不是要简单充当一个历史的言说者,而是着眼于“证今”,即以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引领创作,通过历史来反映时代主题。

  

  2017年,我创作出版的长篇历史小说《昆仑阁》,取材于汉武帝至汉宣帝近百年的历史,讲述了西汉实现“天下一统,四海归一”这一“大国梦”的故事。我在作品中塑造了以侍女冯嫽为主的一群人物,极尽文韬武略、纵横捭阖的英雄事迹。书名“昆仑阁”,来源于历史上的麒麟阁、凌烟阁,借指为实现“大一统”而作出贡献的英雄榜。正是那些英雄人物前仆后继,才有了西汉“大国梦”变成现实。任何时代都需要英雄。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伟大的时代呼唤英雄辈出。《昆仑阁》通过以古喻今,以作品凝聚文学力量,尝试在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尽一位文艺工作者的绵薄之力。

  

  作为生活在新疆的作家,把握时代主题还要和自治区区情紧密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文化润疆的载体和途径很多,要做的工作也很多,讲好新疆历史文化故事可以说是基础性工作,也是从源头上做好文化润疆的关键课题。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迁徙聚居生活的地方,也是多种文化互鉴融通的舞台。中华文明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在历史长河中,新疆各族群众既推动了新疆文化的繁荣发展,也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2020年,我创作出版的长篇历史文学作品《定天山》,是在国务院《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白皮书发布后,有针对性创作出版的一部作品。在作品中,我将自己多年来的历史和文化研究成果,用通俗易懂的笔法表现出来,向各族群众传达这样一种观点: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始终是新疆各民族的情感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也是新疆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对于新疆各族作家来说,我认为要坚持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维护祖国统一为己任。我在“讲好新疆历史文化故事”系列作品里,多次提到汉武帝钦定“昆仑”后,历代大有作为的君臣开始寻找黄河源,这其实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寻找根脉、水脉,就是从寻找“地理共同体”到寻找大一统的“文明共同体”。我希望用创作来回答“为什么说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今后的创作中,我将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进一步把握时代主题,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同时,我也将坚守人民立场,向重大现实题材拓展,创作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文艺精品。

  

  (作者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协副主席、第一师阿拉尔市文联主席)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