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千方百计拓岗位 攻坚克难促就业
努力成为能为他人撑伞的人
我国十年间向社会输送六百五十多万名硕士
今年全国计划招聘特岗教师6.7万名
再添95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绳”采飞扬
让民族团结之花 在校园绽放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6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十年间向社会输送六百五十多万名硕士

  本报讯 (见习记者周宛霖) 近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持续完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全国800多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向社会输送60多万名博士和650多万名硕士,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中国特色学科专业体系更加完善。形成了涵盖14个学科门类、113个一级学科、47个专业学位类别的学科专业目录,覆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领域。分类培养体系更加健全。在稳步发展学术学位的同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硕士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占比从2012年的35%增至2021年的58%,博士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占比从5.8%增至9%,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同等重要、分类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  

  重点学科领域不断加强。“双一流”建设中,理工农医类学科占比达78.5%。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持续加强,甲骨文等一批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冷门绝学”得到传承发扬。在国家急需领域主动布局人才培养项目。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主攻方向,有目标、有重点、成建制地培养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采取专门措施加强党的建设、中共党史、考古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急需学科建设。  

  区域布局持续优化。服务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博士点占全国的27.6%;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政策倾斜支持,促进西部地区博士授权高校占普通本科高校的比例达到并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洪大用介绍,为确保研究生整体培养质量提升,教育部强调“大质量观”,不断深化学科专业调整,按照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此外,教育部要求学校把人才培养放在中心位置,根据学校办学传统和学科特色,实现内涵式发展,鼓励教师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大先生”。在学生层面加强学风教育和学术道德教育,推动他们做到敬畏之心、报国之志和专精之能有机结合。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