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理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发挥甘肃优势,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研究和宣传教育
全面提升新时代“三全育人”工作水平和质量
学好“四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2022年7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挥甘肃优势,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研究和宣传教育

□ 徐黎丽
甘肃省以文促旅,丰富文旅业态、弘扬敦煌文化。图为敦煌小镇鸣沙书院的学员学习敦煌壁画临摹技艺。张晓亮摄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8月在甘肃考察时强调,“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甘肃是自西向东流淌的黄河与自东向西开放的丝绸之路交汇的地方,拥有丰富的反映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考古证据、多样的中华文化元素,要发挥好这些优势,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研究、宣传教育。

  甘肃天水是位居“三皇之首”和“百王之先”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天水祭祀伏羲,较早见于秦人以三牲太牢之礼祭祀,至明代发展为官祭,清代发展为民祭。同样在天水,距今约8000年的大地湾遗存一期出土了炭化稷标本、三足钵等200多件彩陶,陶器上有十几种彩绘符号。距今约5000年的大地湾遗存四期发掘出一座编号为“F901”的宫殿式建筑,其主室地面由料礓石和砂石混凝而成,类似现代的混凝土;编号为“F411”的房基遗迹绘有地画,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独立存在的绘画。天水祭祀伏羲的历史传统与大地湾遗存考古发现,从历史的角度证明了甘肃与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密切联系。  

  齐家文化是以甘肃为中心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其范围东到六盘山,西北至河西走廊张掖一带,西达黄河上游的青海共和盆地,南入甘南地区。齐家文化将彩陶文化从甘青河湟谷地推向河西走廊和新疆哈密地区,这是各民族共创中华的考古证据。  

  在甘肃武威雷台汉墓中出土的铜奔马,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马踏飞燕”造型,象征着一往无前的中华民族精神,成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  

  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是2021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首次发现唐代白葡萄酒实物遗存、木质胡床、成套铁甲胄、六曲屏风、大型木质彩绘床榻、笔墨纸砚、木列戟屋模型,首次确认吐谷浑文、吐谷浑篷子氏家族墓地,首次发现大量且保存完整、种类多样的唐代丝织品。该墓群的发现,从文字或实物层面生动揭示吐谷浑自归唐以后逐渐融入中华文明的史实,表明甘肃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枢纽地带。“十四五”期间,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将重点实施“探源”“守根”行动,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建设,并统筹推进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文物文体保护与环境风貌综合保护。  

  甘肃美食品种多样,有陇东的臊子面、陇南的洋芋搅团、天水的呱呱(用荞麦粉制作的小吃)、陇西的腊肉、兰州的牛肉面、临夏的手抓羊肉、甘南的牦牛肉、河西走廊的羊肉垫卷子和烤全羊等。其中,牛肉面是甘肃东部农区的小麦面与西部南部牧区的牛肉结合形成的美食,体现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融。  

  甘肃传统节庆活动丰富,陇南乞巧节、甘南锅庄舞大会、临夏花儿会等,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接合部的农牧民共同参与的民间文化活动。甘肃现有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天祝土族格萨尔3项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每年定期举办的莲花山、松鸣岩及洮岷花儿会成为弘扬花儿艺术的盛会。  

  甘肃传统艺术形式多样,有甘南唐卡、陇南傩舞、裕固族民歌等。其中,以敦煌莫高窟为代表的石窟艺术蜚声国际。敦煌文化是中华文明同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果。延续近两千年的敦煌文化,集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佛教文化于一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各民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的珍贵史料。  

  在宗教方面,甘肃不仅有灶神、山神、水神、土地神等民间信仰,也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不同种类的宗教共存,体现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特征。  

  总体来说,甘肃东连关中平原、西穿戈壁沙漠、北接蒙古高原、南邻青藏高原,丰富多彩的民俗、艺术和宗教从不同侧面展现了甘肃文化的过渡性和连接性,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研究和宣传教育。  

  (作者系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主任、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