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理论周刊·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推动民族工作质量、民族地区发展质量“双提升”的银川实践
从西夏对河西走廊的经营说起
推动民族地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2年7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动民族地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何雄浪 王诗语

  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活力。民族地区县(旗)多位于西部地区、内陆地区、边疆地区,总体上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推动民族地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走开放之路,推动市场一体化。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更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双循环”,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市场经济是一种互联互通的经济,推进市场一体化,使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更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在地区发展中处于先导性、基础性地位,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市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石。民族地区县(旗)大多位于各级经济圈的交汇地和空白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要加快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交通流,拉动更多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人才流,畅通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

  民族地区资源丰富,在农牧业、矿产、能源、文化、旅游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有了便利的交通条件,这些资源就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开发利用。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发挥边疆民族地区内通外联区位优势,为沿边跨境经济合作等提供基础条件。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其主要功能是促进信息要素跨区域流动,搭建现代营商平台,为发展电商经济创造条件,这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能助推市场主体加速融合,畅通国内外经济循环,促进市场一体化发展进一步走实走深。应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并对其不断优化升级,使5G和千兆光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向民族地区各县延伸,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打造电商产业链,依托融媒体电子商务服务等平台,使特色产品实现品牌传播、渠道搭建、营销链路等。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互联网+扶贫”模式为民族地区的优质“山货”带来流量与订单。从网红乡村到网红食材,再到网红个体,互联网让边疆不再遥远。

  发展特色产业

  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性经济,民族地区各县要从市场经济中获得更多红利,就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要推动域内各类要素资源协同利用,向先进生产力集聚。要盘活特色优势资源,以产业兴旺带动各族群众就业增收。

  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在淡水、耕地、草原、森林、矿藏、药材以及风景名胜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民族地区各县应拓宽视野,全面深入挖掘本地自然资源优势,使其成为发展特色产业的依托。例如,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依靠公园优质景观资源,打造熊猫谷,引来无数游客,充分释放全域自然资源的发展红利。又如,西藏等高原地区中药材资源丰富,可以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发展“中药材+”产业,形成赏药花、喝药茶、品药膳、逛药市等中药材产业链,带动中药文化游、康养游等业态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近年来,文旅融合发展已成为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民族地区各县应依托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筹发展”的思路,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开发之中。例如,云南的坡芽歌书、新疆的艾德莱斯绸、内蒙古的马头琴等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文创产品走进现代生活,展示出文旅融合发展的魅力,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更好融入统一大市场和“双循环”

  市场经济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合作性经济,民族地区各县要以重大发展战略为依托,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以“一带一路”建设、兴边富民行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发展战略为依托,与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边疆民族地区要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将 “引进来”“走出去”与“双循环”有机融合起来。例如,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积极构建现代绿色产业体系,探索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兴安盟模式”。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兴安盟打造国际展会,推动重点绿色产业融入国内国际产业链,有效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