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周刊·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加强文影融合 铸就文艺高峰
用传统艺术讲述当代故事
从火塘看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年9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强文影融合 铸就文艺高峰

□ 佘晔
电视剧《人世间》剧照。资料图片

  今年,改编自梁晓声获“茅盾文学奖”同名小说的电视剧《人世间》,将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推至新高度,冯小刚执导、根据作家东西同名小说改编的网剧《回响》亦广受网友关注,并在文艺界引发讨论。

  一直以来,对文学作品进行孵化和复数传播的诸多文艺类型中,影视改编占主导地位。对经典文学文本的影视改编是文艺生产的优良传统,不仅充分证明了优秀文学作品所蕴含的巨大能量,也有助于进一步释放作品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因此,关于文学生产与影视转换之间的探索以及经验总结,需要作家、学者、编剧、导演等共同持续关注、不断探讨,也是不断更新文艺资源、攀登文艺高峰、讲好中国故事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

  文学与影视深刻对话的背后,是当代文艺工作者对优质文艺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从我国第五代、第六代导演对优秀文学文本的改编来看,他们对原作文本的现实考量是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出发。从纵向时间轴上看,自改革开放以来,文学与影视成功联姻的文艺实践不胜枚举,优秀改编作品不断出新;从横向作品类型上看,今天的转换已远远超出了传统文艺改编的范畴,覆盖到网文、游戏、动漫等多个领域。著名作家曲波创作的小说《林海雪原》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多种艺术形式,影响了很多荧屏观众,关键在于不同的改编导演都看到了这一文本中惩恶扬善、扶危济困等文化内涵所具有的多重阐释空间和价值。

  文学艺术以形象取胜,经典文艺形象更会成为一个时代文艺创作的重要标识。文学与影视生产间的互文是塑造和立体呈现经典文艺形象的有效途径。精品力作最直观、鲜明的载体就是经典文艺形象。影视改编需要优质的原创文艺底本作支撑,同时,优秀文艺作品的价值和影响更需要通过多种艺术形式来实现更大范围的传播。实际上,一些作家和编剧也期待自己的作品能够被改编和翻拍。

  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其中,“形神兼备”就鲜明地指出了经典艺术形象在作品经典化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纵观那些成功的改编作品,无一不是对小说人物进行立体呈现的成果,影视作品借助演员的情感投射、新媒体技术的人文扩容等多种方式,让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直观、生动、饱满,令观众印象深刻。由《格萨尔》史诗改编的动画电影《格萨尔王之磨炼》着墨于角色人性化的处理及其成为英雄的成长之路,力求为当下的观众尤其是孩子们塑造一个可爱的、励志的,能够产生强烈共鸣的主人公形象,这也为千年史诗增强新的传播力量。

  文学创作与影视生产自觉、有效地合谋,还会推动产生将中华传统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结合的艺术典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其中,“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是指导当前文艺创作的重要美学原则。“中华美学精神”来源于历史深处,活跃于当下鲜活的现实舞台;“当代审美追求”是一种当代人进行审美活动的目的性和实践性的概括,有着当代人特定的审美标准、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新时代作家的“当代审美追求”不可忽略的一点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人民立场的美学表达。电视剧《人世间》《平凡的世界》《觉醒年代》等都是在对人民的史诗抒写和命运观照中,呈现当代人的生活情感和审美趣味,在审美体验和文艺生产方式表达上具有一定的超越性,所以这些作品能够得到广大观众的青睐。

  文学与影视生产间的互文与对话是当下文艺工作者“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重要发力点。当然,文学与影视之间的转换中也还具有一些无法避免的对抗性。很多观众在看了一些电影、电视剧以后,直呼“改编失败”,称不如原著精彩。这也提醒我们,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一定要在尊重原著艺术价值的基础上进行,在对文艺创作规律和优秀文艺遗产的尊重和继承上推陈出新,警惕对人物、故事的简化、矮化和异化。

  今天,我们再度探讨文学创作与影视改编的互文性问题,是关于文艺对时代建构的意义追问,是当下火热的文艺创作实践与中国精神表达、中国故事讲述、中国审美价值传递之间的关联叙事,更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自我价值确证的存在之问。希望文学与影视的合力,为铸就新时代文艺高峰提供路径。

  (作者系《文艺论坛》编辑部主任)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