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藏对外传播,是宣介中国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我国涉藏对外传播话语权,重点要从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设、平台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着力。
构建富有时代性的涉藏对外传播话语体系
注重对话,以客观报道回应西方质疑。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现实利益上的分歧,西方政客、媒体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西藏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偏见,进而对西藏议题进行不实或者歪曲报道,这种情况在过去传统媒体时代已经存在,互联网时代更加突出,在国际上造成很坏的影响。我国涉藏对外传播工作的重点,就是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的治藏方略,展现西藏和平解放后建设发展的新成果、各族群众美好的新生活,让西方民众不再受到美西方反华势力的蛊惑和欺骗。因此,要借鉴国际传播方式,运用互联网思维,积极构建符合国际传播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涉藏对外传播话语体系,采用国外民众易于接受的方式传达信息。
主动设置议题,加强国际沟通。长期以来,西方主流媒体受对华政策、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等因素影响,在对中国的报道上存在着明显偏差和失实,尤其是在西藏问题上,试图严重误导民众的认知。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极大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针对一些涉藏热点议题,我们要及时主动报道,牢牢把握话语权。要主动设置议题,不断提高我国涉藏对外传播的舆论引导力。要结合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经济合作组织峰会等重大活动,以会议发言、展览、宣传片等为介质,有理有据、寓理于情地做好涉藏对外传播工作。
使用符合国际受众思维习惯的传播方式。涉藏对外传播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用符合国际受众思维习惯的方式,构建符合受众信息需求的传播机制。一要用事实说话。讲述真人真事,通过当事人的叙述,做具有真情实感的新闻报道。二要作比较、析优劣。例如,可以列举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开展的废奴运动,说明废除西藏封建农奴制的历史必然性。三是客观全面。既宣传西藏发展的巨大成就,又正视西藏发展面临的问题,讲清楚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加强涉藏对外传播互联网平台建设
建设权威的涉藏对外传播平台。当前,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日报等主流媒体承担着涉藏对外宣传的主要工作。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要打造更多涉藏对外传播平台,引导涉藏舆论。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多语种网站、网络电台、网络电视台、手机广播电视、APP新闻终端等介质,结合境外的社交媒体平台,形成传播规模。
发挥自媒体作用。自媒体在涉藏对外传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其具有亲和力的特点,通过丰富多样的表达形式,进行高频次、多视角的传播,使传播更接地气。要充分发挥海外华侨华人、在海外工作学习人员的积极性,利用自媒体,加强多语种、多平台涉藏对外传播。
用好外媒平台。要加强沟通合作,加大我国涉藏对外传播在外国主流媒体平台的宣传力度。报道内容要更重视细节,多体现人文关怀。要形成外媒平台涉藏宣传的受众反馈机制,优化传播方式方法。
建设涉藏对外传播智库。要重视涉藏智库建设,通过发布智库报告、组织研讨会等方式,跟踪和预判相关情况,为有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建设高质量的涉藏对外宣传队伍
政治意识强。涉藏对外传播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要强化政治意识,坚持中国立场,不断提高宣传队伍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具备互联网思维,主动回应受众关切,加强舆情跟踪研判,主动发声、正面引导。
语言能力强。要重视语言在互联网传播中的地位,建立一支“懂外语、知政策”的对外传播队伍,熟练使用各种语言文字开展对外宣传。
专业素养好。涉藏对外传播工作涉及政治、新闻、历史、法律、民族、文学、语言等多个学科。例如,美西方反华势力用所谓的“人权话语体系”搬弄是非,这就需要从政治学角度解析其涉藏传播的伎俩,有针对性地进行回击。又如,要讲好百万农奴解放、修筑青藏铁路、保护藏羚羊等故事,就离不开扎实的新闻采访、文字写作、史学积累等基本功。观念新、能力强、懂传播,是做好涉藏对外传播的基础素养。要以此着眼,提高宣传队伍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