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民族工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汩汩甘泉润民心
宁夏闽宁镇:“山海情”创造幸福生活
富春江畔,你侬我侬“疆浙情”
“三项计划·桂在行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年9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汩汩甘泉润民心
——湖北省民宗委驻村工作队帮扶石龙洞村侧记
□ 本报记者 罗一萌 通讯员 何庆良
驻村工作队在搬水管。 罗一萌摄

  绿树成荫,溪水潺潺。在山间小路上,一支身穿红马甲的队伍格外耀眼,他们胸前佩戴着闪亮的党徽,正在齐心协力搬动着一根粗口径的水管,这是8月中旬记者在石龙洞村看到的场景。

  石龙洞村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燕子镇,2019年被确定为州级乡村振兴第二批试点村。2021年,湖北省民宗委驻村工作队来到石龙洞村,帮助石龙洞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在湖北省民宗委定点帮扶下,该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土豆种植等产业,探索“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石龙洞村地处喀斯特地貌区,山高林密。为解决大山深处的用水难题,当地政府一直在积极探索系统性解决方案。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全村266户农户已实现“一碗清水进农家”的目标,但因喀斯特地区地下暗河暗洞遍布,村庄无池塘,石龙洞村一直没有持续稳定的水源。

  今年7月上旬,驻村工作队便开始忙活起来,队员们要帮助石龙洞村修建一个标准规范的水厂,为村民的饮水质量来一次“提档升级”。

  村民喝上了高品质水,如果遇到枯水季节蓄水不足又该怎么办?经过多次实地勘察,一个“安全饮水提档升级工程”在驻村队员心中逐渐成型。

  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组成了水源探寻小组,在石龙洞村方圆20公里的大山深处开启了漫长的寻水之路。“寻找稳定可靠的水源地,摆脱对自然降水的依赖;建设覆盖全村的村级水厂,提高水质标准,是进行石龙洞村安全饮水提档升级工程的两个必要条件。”驻村工作队队长、村支部第一书记刘平元告诉记者。

  8月16日上午,走过一条颠簸的碎石山路,经过70多分钟,驻村工作队队员带着记者终于到达怪石嵯峨、树木丛生的朝阳坪水源地。

  6个月来,寻水小组走遍莽莽密林,全面摸查后,在4个村9个水源候选地里,最终确定了这处优质水源地。

  “朝阳坪水源地有几个优势,首先是稳定,无论秋冬枯水期还是春夏丰水期,都有较稳定的水流;其次是水质好,水流透明清亮,经化验可以直接饮用;最后,这里地势较高,方便后期设管直接引流。”驻村工作队队员苏金华站在已修建好的拦水坝上,向记者介绍。

  为了让工程加速度、高质量推进,村民也自发带路、出工、腾让土地。每次带领寻水小组到达水源地,村民马东华都带着镰刀,与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村干部一起砍除枯枝杂草,为后期建设清障。

  “这一路没有现成山路,只有布满青苔的山谷巨石和陡峭的山坡。找水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请村民带路。”驻村第一书记刘平元说,回想起这寻水之路,充满艰难险阻,但大家齐心协力,克服了重重困难。

  除了在寻水过程中开山辟路,村民们也充分参与到水厂的建设中来。8月16日下午,村民樊成林正在水厂建设工地前砌墙,他只字未提工钱的事。在石龙洞村,像他这样不提钱直接开工的建筑工人有6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水厂下基的这块工地,原本是石龙洞村6组村民刘贵艳家里的宅基地,面积160平方米,处于全村最高处,很适合修建水厂。

  “修了水厂能吃上更稳定、更纯净的水,是造福子孙的事,就是天大的困难我也愿意腾让出来。”刘贵艳说,开工前村干部、驻村干部找到她商讨,她当场就答应无偿将宅基地用于建水厂。

  “水厂建好后,村民水龙头里出来的水就是直饮水。”刘平元高兴地告诉记者,通过这次安全饮水提档升级工程,石龙洞村安全饮水将达到“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4项指标全部达标,并实现高品质自来水供应全村全覆盖。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来石龙洞村一年多,我们每个队员都已经穿坏了好几双鞋子。”驻村工作队员钟超俊说。

  清泉流进农家院,驻村“驻”进群众心窝,驻村队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用情用心对待群众,谱写了一曲曲合力推进乡村振兴的动人赞歌。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