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兴起来,致富底气足——让更多村民挑上“金扁担”走进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文井镇文光村,抬眼望去,绿油油的桑树生机勃勃,养蚕户魏大明说:“靠桑蚕产业,全家脱了贫,一年下来收入有六七万元。”2020-11-14
  • 钢铁动脉为贫困地区带来新希望—— 铁路助力广西脱贫攻坚调查  新中国成立之初,广西仅有湘桂、黔桂两条干线铁路,通车里程539公里,年旅客运量仅114.5万人次、货物运量60万吨;如今,7条高铁、7条普铁互补联动,铁路营业里程达5819公里,年旅客运量突破1亿人次、货物运量突破1亿吨。广西铁路从“路网末梢”跻身为“区域枢纽”。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承载“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使命与...2020-11-14
  • 藏东脱贫影像:“指尖神韵”助力脱贫今年88岁的嘎玛德勒老人是唐卡嘎玛嘎赤画派第十代传承人,被西藏自治区授予“唐卡艺术大师”“自治区非遗传承人”的称号。2020-11-13
  • 新疆柯坪在盐碱地上“闯”出脱贫致富路行进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眺望原野,目光所及是白花花的一片,像洒落一层雪花。土地盐碱大、耕地稀缺曾令这里的群众深陷贫困之中。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当地干部群众拓展思路、革新观念,深挖特色产业增收潜力点,多途径推进稳定就业,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2020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公告,柯坪县实现...2020-11-13
  • 阿什贡:村集体产业“节节高”9月11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东乡阿什贡村,秋收已经接近尾声,村民在房前屋后或是晾晒麦草,或是晾晒粮食,有的已经开始了翻耕土地,为来年春天耕种打基础。2020-11-13
  • 泽安新村:搬出来的新生活从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县城西南方向驱车11公里,穿过连片蔗林,行至贺派乡,一排排崭新、齐整的黄白色小楼出现在眼前,街道干净整洁,家家户户栽种的兰花绽放……这是贺派乡2017年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集中安置点——泽安新村,这里安置着来自全乡5个行政村、8个民族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2户305人。...2020-11-12
  • 最前 上一页 461 462 463 464 465 466 467 468 469 470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