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之美 画为心使  2006年4月,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为主题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在杭州和舟山成功举办。此前一年,《宋画全集》的编纂工作启动。看似无关的两件事,却在今天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工程中相映生辉:始于《宋画全集》的“大系”收录了3000余件(套)佛教主题或包含塔寺等释家元素的绘画,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研读这些传...2022-12-15
  • 讲述悠远瑰丽的壮乡史诗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以下简称广西博物馆)历时4年多改扩建后重新向公众开放。2022-12-15
  • 宗教典籍翻译促进人类文明交流  8月25日,在给外文出版社外国专家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说:“翻译是促进人类文明交流的重要工作。中国历史上佛经汉译,近代西方学术文化著作汉译,马克思主义经典翻译传播,十七、十八世纪中国文化经典在欧洲的流传,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翻译在人类文明交流中积极、重要的作用,其中就...2022-12-13
  • 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历史文化的宝库 民族团结的丰碑  去年8月,在河北承德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走进避暑山庄、普宁寺、承德博物馆,深入考察文化遗产保护和民族宗教工作并作出重要指示。考察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2022-12-13
  • 赵紫宸: 建构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体系  在基督教传入中国百年之后,清末民初,诞生了一批中国本土基督教思想家、神学家,赵紫宸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被后人誉为“近代中国一位最具影响力的神学家”“向东方心灵诠释基督教的首席学者”。他也是较早尝试建构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体系的神学家,一生致力于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相融合,是最早提出基督教中国化的思...2022-12-13
  • 胡登洲: 中国传统伊斯兰教经学的奠基者  胡登洲(1522年-1597年),字明普,陕西咸阳渭城人。   胡登洲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伊斯兰教发展面临困境的时期。经过元代以来的民族大融合,汉语已经成为中国广大穆斯林的母语,如何使用汉语讲好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的伊斯兰教经典,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然而,当时的伊斯兰教学者讲译经典的水平普遍未能跟上时...2022-12-13
  • 最前 上一页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