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搜索
首 页
新闻
民族工作
观点
理论
文化
宗教
专题
视频
资料库
中国民族报电子报
道中华
繁体
首页
>
首页
>
理论/文史
>
文史
《史记》民族史传的创立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古代史学重视反映各民族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从甲骨文、金文到“六经”经传,从诸子著作到私家史著,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是对各民族历史的反映。如《诗经·商颂·殷武》叙及成汤之德,就有“维女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之说;《诗经·鲁颂·閟宫》...
2023-06-13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特质
长期以来,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特征存在着不同理解。一些观点认为,中华文明属于大陆文明,中华传统文化以内陆文明为底色,与海洋关系不大。这种观点的形成原因较为多样和复杂,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是一个重要来源。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是其中的代表,他在其《历史哲学》一书中提出东西方拥有不同文明体系的观点。这一观...
2023-06-12
从考古学视角看中华文明的融合特性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为什么中华文明能够绵延五千多年,并且形成了一个统一...
2023-06-12
文明观的中国表达
文明观是指人们对待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明的观点和态度,是对如何看待不同文明、不同文明之间关系如何、人类文明走向何方等问题的解答。不同的文明观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不同的发展图景。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文明观是一种唯我独尊的西方文明优越论、贬损其他文明的文明不平等论、排斥甚至用暴力手段掠夺和奴役其他...
2023-06-12
长征期间党的民族团结宣传工作经验及启示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在我们党、国家、军队发展史上具有十分伟大的意义,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在党的领导下,红军经过许多民族地区,留下了“单家集夜话”“彝海结盟”等红色佳话。我们党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加强民族团结宣传,为宣传党的...
2023-06-08
汉晋“归义”印:“慕义而归”的见证
1956年,考古专家在云南省晋宁县(今昆明市晋宁区)石寨山考古发掘现场发现了一枚金印,其印台呈方形,蛇钮,背有鳞纹,印面边长2.4厘米,印身高0.7厘米,通高2厘米,重90克。钮身分铸,后焊接。印文錾刻,篆书白文四字“滇王之印”。这枚印章的出土表明了石寨山古墓群6号墓墓主的身份——古滇国的某一任国王,同时印证...
2023-06-08
最前
上一页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央统战部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网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