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礼仪制度与亚洲文明对话  今天,全世界6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亚洲,亚洲见证了几千年来人类波澜壮阔的文明史。亚洲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对话,以及亚洲文明内部的对话,几乎涵盖了整个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2020-03-26
  • 姚鼐文章体性说  姚鼐精湛的文章体性说以“天、地、人”同构的民族哲学思维和文化心理结构为背景,容纳了儒家的伦理情怀、道家的自然崇拜、释家的超脱人生、辞章家的美学追求,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是他对古代文学体性风格论的重要贡献之一。2020-03-26
  • 心存敬畏 行有所止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如何科学认知和理性应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本刊特别约请江畅、王雨辰、臧峰宇三位学者,从强化人类对天地万物的敬畏、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马克思的生命观及对超越焦虑的启示三个维度进...2020-03-02
  •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 做好教义教规阐释大文章  2019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宗教界主题协商座谈会上强调,宗教教义教规阐释是管方向、管根本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各宗教自身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坚持研究与运用相贯通,坚持发挥宗教界主体作用与各方面大力支...2020-02-25
  • 保护传承敦煌文化 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2019年8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敦煌研究院视察莫高窟、察看珍藏文物和学术成果展示,了解文物保护和弘扬传承敦煌文化艺术情况,同敦煌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作为一名毕生从事敦煌莫高窟保护研究的文物工作者,我亲耳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对敦煌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讲话,备感振奋。...2020-02-17
  • 为人类和平贡献中国智慧——“国际儒学论坛·2019”综述  由中国人民大学、韩国崔钟贤学术院等主办的“国际儒学论坛·2019”日前在山东曲阜举行。论坛主题为“儒家思想与人类和平”。来自海内外的150余位学者参加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24篇。在两天的会议中,除大会外,共进行了24场分组会议。和谐、和睦、和平,是儒家的基本理念;致中和、和而不同,是儒家的基本态度;保...2020-02-17
  • 最前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