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搜索
首 页
新闻
民族工作
观点
理论
文化
宗教
专题
视频
资料库
中国民族报电子报
道中华
繁体
古籍修复:让残卷重获新生
中国民族报评论员: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
人民日报:中华文明“统一性”的历史特点与当代价值
光明论坛:深入理解“第二个结合”的认识论意义
央视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在落实
人民日报:从千年瑰宝中凝聚文化认同
人民日报:点亮文化传承发展新灵感
人民日报:拳拳敬老心 暖暖夕阳红
人民网评:共筑保护文物的铜墙铁壁
人民日报: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光明论坛: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促进少数民族人口健康发展的成功范例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中国青年
最新消息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是文明和文化传承的最重要载体。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宪法规定的责任,在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提高各族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有利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做好民族地区工作的长久之策、固本之举,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必须坚定不...
2020-09-23
农耕文化实践教育有必要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和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中国农民丰收节农耕文化教育主题活动的通知》。通知指出,力争用3年到5年时间,打造一批中国农民丰收节农耕文化实践教育基地,形成一批实践教育活动品牌。
2020-09-22
新华网评: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听取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对“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他强调,好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都应该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020-09-22
新华网评:在这里,读懂中国共产党
读懂中国共产党,才能读懂今天的中国。翻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读懂这个政党为何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青春活力,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
2020-09-21
“包绿到户”改善村容村貌
五爱村是一个易地搬迁新村。过去,村民居住分散,一些村民私搭乱建,村子显得杂乱不堪。近年来,当地确立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为村民统一制定了土地和住宅设计规范,同时大力推进村容环境整治。尤其是“包绿到户”的举措,令人印象深刻:村里为公共区域卫生和绿化设置了公益岗位,由村民分片负责;门前绿化由每户承包,根据实际需求由村里调拨资金购买绿植。“包绿到户”以来,...
2020-09-21
“穷山坳”因何变“聚宝盆”
来到福建省福州市寿山乡九峰村,一幅美丽的乡村图景在面前展开——高树叠翠,溪水蜿蜒,满目绿意葱茏;白墙黑瓦的民房,错落分布,别致而洁净。村民说,周末或节假日,这里游客特别多,农家乐、民宿几乎爆满,十分热闹。
2020-09-20
最前
上一页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央统战部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网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