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无论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70年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日前在河北西柏坡启动,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报道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宝贵经验,揭示中华儿女百折不挠、接力奋斗、砥砺前行的精神气概。

做民族文化传播的探索者—— 记民族文化宫信息中心主任何丽
来源:中国民族报 吴盼 发布日期:2019-07-1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何丽近照 受访者供图

  何丽,达斡尔族,198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历任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馆长、研究室主任,现任民族文化宫信息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独著、合著、主编、参编著作13部,参加国家和省部级课题5项,发表论文40多篇。专著《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管理研究》从图书馆学的角度出发,对少数民族古籍普查与搜集、分类与编目、注译与出版等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先后获得全国民委系统信息工作先进个人、国家民委直属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国家民委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30多年前,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的何丽,曾数次路过北京西长安街上的那座白色大楼——民族文化宫,却从未踏入。大学毕业后,她幸运地进入了这幢梦寐以求的大楼工作。34年如一日,何丽用行动表达了她对民族文化宫的敬仰,在工作中探索着新时代民族文化传播的道路。

  从课桌到办公桌,将青春热血倾注在平凡岗位

  1985年7月,何丽入职民族文化宫人事处。两年后,她被调入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从此她的职业生涯发生了改变。

  初入图书馆,何丽被丰富的馆藏文献所震撼,而后一段难忘的经历更让她怀着一颗敬畏之心,不断学习、研究,立志做好古籍文献的保护和开发工作。

  那天,一位彝族教授来到图书馆询问是否能查阅《西南彝志》。在何丽回答“可以”后,教授十分激动,一连问了好几声“我真的能看吗?”何丽不明所以,连连回应后从书库取出《西南彝志》,放在他面前的桌子上。

  出乎意料的是,那位教授并未急于翻阅,而是拿出纸巾擦了擦手,许久才动手轻轻触摸、小心翻阅,仿佛一用力书就会碎了。

  “教授的举止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里,它时时刻刻提醒我,这些古籍文献的意义和价值非比寻常,也让我认识到,这份琐碎平凡工作中担负的职责和使命。”何丽说。

  2001年,在何丽的带领下,原本束之高阁的少数民族古籍走进了计算机。图书馆馆藏藏文缩微胶片转刻光盘,《百苗图》、袖珍《古兰经》成功复制开发,更为科学、更加安全的图书馆诞生了。

  “如此珍贵的古籍文献,我们保护不好,那就愧对各民族同胞、辜负了他们的重托,也不配做一个民族文化工作者。”在说这句话时,何丽的眼神中满是坚毅。

  第二年,何丽成为民族文化宫第一位竞争上岗的图书馆馆长,责任愈显重大。前辈的工作贡献催人奋进、促人思索,时值网络数字化兴起,她开始思考如何解决古籍文献藏和用的矛盾。建网站!何丽与同事们决定应势而动。

  一步一个脚印,让民族文化绽放光彩

  在何丽的带领下,2005年8月,民族文化宫网站上线了。

  学好更要用好。互联网传播的及时性、广泛性使其宣传价值大大凸显。网站建成后,意味着民族文化宫官方发布消息的重要平台已经搭建,但如何吸引更多受众、更好地宣传民族文化宫重大活动和民族文化,成为何丽思索的问题。

  2009年,时值民族文化宫成立50周年,何丽等人策划制作网上专题,赢得广泛关注与互动,成为在国家民委网站上较早发布信息的网上专题之一,民族文化宫也因此被评为当年全国民委系统信息工作先进集体。

  2009年,何丽转任民族文化宫信息中心主任,开始负责协调开展单位的网络建设。此后,她进行了更多关于民族文化传播的有益探索,主编了两本《民族文化宫》宣传画册。

  2014年,由何丽策划和组织拍摄的宣传片《共和国第一宫》在广大民族工作者中引起共鸣。如今,这部被誉为“民族文化精粹”的民族文化宫宣传片,已经成为中组部边疆民族地区村支书培训班现场教学内容。

  “跟紧时代发展的步伐,做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多年来,何丽先后带领同事开通民族文化宫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目前这些平台已有高达500多万的年阅读量,民族文化宫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2015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成就展”在民族文化宫举办。其间,何丽组织网站、微博、微信全方位滚动发布信息,“民族文化宫”一度成为高频词,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2014年至2018年,民族文化宫连续5年被评为全国民委系统信息工作优秀集体。

  在民族文化宫34年的岁月里,何丽累计统筹编审稿件逾3000万字、图片近7000幅,撰写微信稿件13万字,多次获得“国家民委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信息工作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

  任重道远,孜孜不倦走在科研道路上

  在前行道路上,何丽从未止步。立足于多年来的工作经历和经验,她及时进行总结,立志为我国少数民族古籍科学研究注入新鲜血液。

  2005年,何丽出版专著《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管理研究》。她参与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中国少数民族文献学概论》,成为我国较早系统研究少数民族文献学的专著。她作为第二作者的《中国少数民族文献学概论》,获得2005年至2006年度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和辽宁省文化厅图书馆应用科研成果一等奖。近年来,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2019年,民族文化宫将迎来建宫60周年,为纪念这一大事,何丽承担起编写民族文化宫发展历程的重任。熬酷暑,战严寒,一年来何丽翻阅了从1959年以来的1500多卷档案资料。如今,她终于完成了50余万字的初稿,系统完整地梳理了民族文化宫相关资料。

  “作为一个民族文化工作者,能为新中国70华诞、民族文化宫建宫60周年,献上自己的一份深情,我深感荣幸和自豪。”何丽说。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