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在祖国的怀抱里”之回族——海国宝:搬出西海固
来源:中国民族报 张国欣 发布日期:2019-09-1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祝 福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让我们西海固的乡亲结束了世世代代的苦日子。吃水不忘挖井人,回族群众心向党!感谢习近平总书记,感谢党中央!愿祖国越来越强大,愿各族同胞的日子像花儿一样美好。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回族村民海国宝家的客厅里,挂着一幅大照片,照片上,习近平总书记笑盈盈地和一群人围坐在一起交谈。而坐在习近平总书记身边的,正是海国宝。

  海国宝永远忘不了这一天——2016年7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闽宁镇考察时,来到了他家中。

  闽宁,取“福建、宁夏合作”之意,这里是习近平牵挂了20多年的地方。1996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提议由福建和宁夏共同建设生态移民点,闽宁村(今闽宁镇)由此诞生。

  “总书记先问我厨房在哪儿,说想去看看。”海国宝说,“我们这个地方,最缺的就是水。总书记一来就先拧水龙头,他太了解我们最需要什么了!”

  那天上午,在海国宝家的客厅里,习近平总书记和村民代表们围坐在一起拉家常。习近平总书记说,1997年他到宁夏时,被西海固的贫困状况深深震撼了。到了上世纪90年代,还有这么穷的地方,他心里受到很大冲击,决心推动福建与宁夏开展对口帮扶。当年7月15日,习近平亲自命名的闽宁村在戈壁上破土动工,他还为此专门发来贺信,“今日的干沙滩,明日要变成金沙滩。”

  今年63岁的海国宝,老家在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上青石村——这片区域所属的西海固,曾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认定为世界上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老家常年干旱,吃水太难了。家家户户都有一个水窖,用来收集一点雨水。”海国宝说,靠天吃饭的乡亲们,种上几十亩小米,一年辛苦到头,也只有1万元的收入。

  “虽然党和政府的优惠政策我们都享受到了,可是因为自然条件差,除了维持生活,别的就啥也不敢想。”海国宝说,在山沟里住了大半辈子,从来没想过生活还会有另外一种活法。

  直到搬到了闽宁镇——2012年5月29日,海国宝作为原隆村的第一批移民搬迁到了这里。

  在党和政府分给每家每户的一套54平方米的房子里,海国宝和乡亲们开启了新生活。

  “搬进这里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水龙头。”回忆起刚走进房子的场景,海国宝记忆犹新,“看到一拧开水龙头就有自来水,电也通了,心里顿时感觉有盼头了。”

  让海国宝最高兴的,是孩子们读书更方便了。在老家的时候,学校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山路不好走,孩子们到八九岁才上1年级。

  在闽宁镇,家门口就有幼儿园和小学。海国宝的孙子孙女现在都在家附近的学校上学,成绩都还不错,他对孙辈们寄予厚望。

  “我是文盲,我儿子是半文盲,希望孩子们以后能念大学,这是我的一个大梦想。”海国宝笑着说。

  另外一个让海国宝备感欣慰的变化,是乡亲们的精气神不一样了。在老家时,海国宝就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搬到闽宁镇后,又任原隆村党支部副书记。乡亲们的变化,他看在眼里。农闲时间,人们聊的话题早已不再是吃饱穿暖,而是眼光和见识。

  而这背后,是闽宁镇产业结构的变化。在移民搬迁之初,闽宁镇主要发展传统种养业,基本保障了贫困群众的吃饭穿衣问题。如今,闽宁镇驶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一批水电路基础设施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成投用,菌草、黄牛、葡萄、劳务四大产业初具规模,建成了闽宁扶贫产业园、闽宁产业城两大园区,形成了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光伏产业、旅游产业、劳务产业五大主导产业格局,移民群众致富奔小康有了源头活水。

  产业的发展,给乡亲们提供了更多就业的机会。

  海国宝的儿子在镇上的一个酒庄做驾驶员,每个月工资有4500元。儿媳妇在一家畜牧企业上班,一个月工资也将近3000元。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2015年,海国宝家又加盖了新房,将54平方米住房扩建到了120平方米,庭院里种满了绿植,一派生机盎然。

  “现在,村里很少见到闲逛的年轻人,大家都去上班了。”海国宝生说,只要大家不闲着,家家户户都能过上好日子。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过去这个有8000人口、人均年收入不足500元的贫困移民村,如今已经发展成拥有6万多人口、人均年收入过万元的闽宁镇。

  “我想告诉总书记,您希望的干沙滩变成金沙滩,实现了。”盯着和习近平总书记合影的照片,海国宝说。

  闲暇的时候,海国宝会到镇史馆看看,那里记录了西海固移民搬到闽宁镇一路走过的足迹。他还经常给孙辈翻看一些家乡的老照片,讲讲过去的故事。作为亲历者、见证者,他感慨万千地说,吃水不忘挖井人,要让孩子们知道老家的苦,别忘了党和政府的恩情。

  “总书记的关怀和鼓励,乡亲们都暖在心里。”海国宝说,“请总书记放心,我们一定会过上越来越幸福的日子。”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