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进行时]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民族工作光辉成就的深刻启示
来源:中国民族报 □ 刘宝明 发布日期:2019-10-1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新中国的70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光辉的70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在世界上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旗帜,建立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长期保持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树立了民族团结进步的中国样板。这个成就举世瞩目、来之不易、意义重大,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70年民族工作实践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是我国长期保持民族团结进步良好局面的奥秘所在。

  70年来,党中央始终坚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看待民族工作、谋划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全方位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正确的民族政策,迅速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团结进步良好局面。改革开放后,党中央通过适时召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等方式研究部署民族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开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民族工作摆在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突出地位,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民族工作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迈入新时代。

  我们要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不断增强广大干部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不断健全中国特色民族工作体制机制,不断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做好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断凝聚各族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强大合力。

  第二,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

  70年来无数历史事实证明,没有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就没有民族团结的牢固基础。

  7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各项事业发展、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加强民族团结的基础工程,不断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日益牢固。党和国家始终坚持对民族地区进行分类指导,把民族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重点地区,制订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和少数民族事业等专项规划,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帮助民族地区特别是发展困难较大的地区加快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十几次到民族地区调研,与各族干部群众共商脱贫大计、共谋发展蓝图,民族地区步入经济增长动能更足、发展质量效益更高、群众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我们要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不断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夯实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

  第三,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70年的实践经验表明,没有深层文化认同,就不可能有深层民族团结。

  7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作为加强民族团结的战略任务来抓。通过定期举办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和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形式,大力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努力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重大论断。党中央把进一步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作为增强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基础性工程来抓,既强调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又强调各民族群众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党和国家积极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交流,既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又增强了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热爱,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思想基础不断巩固。

  我们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加大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力度,确保中华文化始终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血脉,不断打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

  第四,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确保各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70年实践充分证明,法律是民族团结的有效保障。

  70年来,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到宪法,都对维护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大原则作出明确规定,为制定实施正确的民族政策提供了法律依据。从新中国成立初期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到改革开放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再到国务院制定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行政法规,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依法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国特色民族工作法治体系日益健全,为维护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只有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各族群众自觉按法律办事,民族团结才有保障,民族关系才会牢固等重大论断和要求。党中央把依法开展民族工作、加强民族团结提到前所未有高度,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对民族区域自治法贯彻落实情况的检查,进一步推动民族工作在法治轨道上开展,保障了民族关系健康发展。

  我们要坚持把法治作为协调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抓手,作为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途径,不断健全中国特色民族工作法治体系,不断提高民族工作法治化水平。

  第五,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70年来,党中央牢牢把握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来抓,坚持与时俱进制定实施正确的民族政策,坚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坚持维护各族人民合法权益,坚持依法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行为,坚持不定期进行民族政策执行情况大检查,及时消除可能影响民族团结的隐患,坚持不断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汇聚起各族人民同心共筑伟大梦想的强大合力,推动民族工作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我们要始终坚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党和国家基础性事业的理念不动摇,不断创新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物质和社会基础,不断推动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不断壮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第六,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70年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基本原理与我国民族工作实际相结合,不断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新成果回答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时代之问,不断为民族工作注入活力。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形成了“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的高度共识。党和国家通过开展民族识别、铲除民族歧视,培养民族干部、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引导各族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等方式,科学回答了如何体现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等民族工作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建立起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开创了民族团结进步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改革开放后,党中央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本质特征,推动民族工作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推动民族工作开拓创新。科学阐述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揭示民族问题科学内涵,提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科学阐述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本质特征,推动民族工作取得一系列新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重大观点、重大论断,比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实现全面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深刻回答了发展什么样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怎样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这个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问题,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注入强大活力,推动民族工作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基本内涵,深刻总结新中国7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工作宝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

  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方向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科学把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根本任务,不断用理论创新成果回答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时代之问,不断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成就坚定民族工作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推动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越走越宽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牢牢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刻认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工作取得的光辉成就,牢记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上不停步、不懈怠,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往开来、砥砺奋进,不断谱写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灿烂篇章。

  (作者系中央民族干部学院民族干部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编辑:闫若之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