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佛教界举办系列活动推动佛教中国化
来源:中国民族报 中国民族报记者吴艳 发布日期:2019-10-2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日前,2019年云南省佛教协会推进佛教中国化系列活动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鸡足山举行。本次系列活动包括云南佛教中国化研讨会、讲经交流会、法律法规知识竞赛等活动。

  云南省佛教协会主办的法律法规知识竞赛现场。 吴艳摄

  开幕式前,举行了云南省三大语系佛教僧团“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祈福盛典”,表达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云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大理州佛教协会会长崇化法师在致辞中表示,佛教传入云南后,融入云南地方文化,成为具有云南特色的佛教文化。在持续推动中国化的进程中,云南省佛教界将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符合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思想体系;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引领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主动顺应社会、服务社会,担当社会责任;培养具有与中华民族血脉相连、与祖国荣辱与共、与人民相濡以沫的深刻感情的僧才。

  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全柏音说,中国佛教根植在中华文明的沃土之中,经过了民族化、本土化、中国化的漫长历程,已根深叶茂,各有传承、体系完整,不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也呈现出不同的地域文化色彩。中国佛教要进一步中国化就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要求与社会文明进步。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和佛教界代表人士就“进一步推动云南佛教中国化”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云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帕松列龙庄勐在发言中说,我国南传佛教僧团多年来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关爱艾滋病群体等特殊人群、帮助困难学生等,走出了具有区域性特点的慈善之路,在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云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祜巴提卡达希说,我国南传佛教与南亚、东南亚南传佛教共同构成“佛教文化圈”,可以充分发挥其民间外交的独特优势,促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民心相通、交流互鉴。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副所长梁晓芬说,南传佛教在上千年的本土化历史进程中,已经烙上了深深的中国印记。在当代,南传佛教积极融入社会,将时代诉求和时代精神融入自身文化系统之中,不断探索和实践,走出一条“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中国化道路。

  在云南省佛教协会2019年讲经交流会上,三大语系佛教界人士分别作了示范讲经。30余位法师围绕“佛教中国化新的进程中如何依教修学”“新时代如何更好利益众生”等主题进行了讲经。

  本次系列活动还开展了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营造佛教界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

  鸡足山是享誉南亚、东南亚的佛教圣地,相传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大弟子饮光迦叶衣入定鸡足山华首门。元、明两代,形成了以迦叶殿为主的八大寺七十一丛林,鼎盛时期发展到三十六寺七十二庵。鸡足山高僧辈出,有唐代的明智、护月,宋代的慈济,元代的源空、普通、本源,明代的周理、彻庸、释禅、担当、大错、中锋,近现代的禅门泰斗虚云等。

《中国民族报》(2019年10月22日 07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vip.163.com

(编辑:石建杭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