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传统茶学和农业技术的研究利用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 发布日期:2019-12-0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大力发展茶产业,建成茶产业强省,是当下贵州农村产业革命的重头戏。在这出戏中,研究和利用传统的茶学和农业技术,以促进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贵州茶产业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农业是中华古文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农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我们的先人通过不断总结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农学文献。据王毓瑚编著的《中国农学书录》统计,我国古代农书共有五百多种,流传至今的有三百多种。这些文献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从事生产实践和科学探索的智慧结晶,是我们今天发展现代农业可资利用和借鉴的宝库,其中自然包含发展现代茶产业。

  中国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种茶历史悠久,茶学文献丰富,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不但有茶学专书,而且在史籍、方志、文集、笔记、杂考、碑记和字书类古籍中,也记载有大量关于茶事、茶史、茶法及茶学的内容。根据与茶产业的关联度和紧密度的差异,发展现代茶产业可资利用和借鉴的传统茶学和农业科技文献可分三类:第一类是我国古代的茶学专著;第二类是包含茶学内容的综合性农书;第三类是对茶叶生产有重要借鉴价值的其它农书。

  我国古代的茶学专著,积极推动和发展茶产业的发展和茶文化的传播。我国古代的茶学专著非常丰富,这从今人编纂的一些茶书或茶文献汇编即可见一斑。如朱自振、沈冬梅、增勤编著的《中国古代茶书集成》就收录了历代茶书近120种;许嘉璐主编的《中国茶文献集成》五十册,所收集的茶学、茶史、茶文化文献更是博雅宏富,蔚然大观。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总结唐代及唐代以前有关茶事的综合性茶学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茶叶采制和饮用经验,全面论述了有关茶叶起源、生产、饮用等各方面的问题,传播了茶业科学知识,开创了中国茶学与茶道的先河。《茶经》大大推动和促进了唐以后茶产业的发展和茶文化的传播,《茶经》之后,更多的茶学专著也相继问世,其中代表著作有宋代蔡襄的《茶录》、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赵汝砺《北苑别录》、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明代朱权《茶谱》,清代刘源长《茶史》、陆廷灿《续茶经》等等。这些茶书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茶产业和茶文化的发展。

  包含茶学内容的综合性农书,对茶叶生产有较大的借鉴价值。除茶学专书之外,我国古代许多农书也包含茶学内容,如被称为我国“五大农书”的《齐民要术》《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农政全书》和《授时通考》即如此。《齐民要术》是中国农书探讨茶学的肇始,意义重大。《农桑辑要》所载茶学包括选种、栽培、管理、采摘诸内容,对于茶叶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元代《王祯农书》强调茶业对于人们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意义,介绍了选种、栽培、管理、采摘、加工、贮存、饮用等一系列活动,尤其所载的蒸青技术已比较完整,对于今天茶叶加工仍有其借鉴价值。明末徐光启撰写的《农政全书》,通过释名介绍了茶选种、栽培、管理、采摘、加工、贮存、饮用等一系列活动,颇具创新精神。《授时通考》鼓励民间大力种茶,对我国古代茶史、茶学和种植加工技术作了考述和总结,至今仍有其实用价值。

  极为丰富的古代茶学和农业科技文献,是我国发展现代茶产业极为宝贵的历史资源。除“五大农书”外,我国古代还有众多农书,有些涉及茶学内容,有些虽然没有涉及具体的茶学内容,但它包含的农业技术,对于茶叶生产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吸收借鉴。战国时期吕不韦编著的《吕氏春秋》,有《上农》《任地》《辨土》《审时》四篇,从天时、地利、人力等方面来论述一整套具体农业生产技术和原则。汉代的《氾胜之书》,总结了在农业生产上及时耕作、土地的利用和改良、施肥、保墒灌溉、及时中耕除草、及时收获六个基本环节的理论和技术问题,将农作物栽培的全过程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加以研究。宋代陈旉的《农书》,对开辟肥源、合理施肥和注重追肥等措施,都有精辟见解。清代张师古所著《三农记》,强调作物栽培技术时,要因地制宜,不违农时,并注意联系本地实际,使之具有地方特色。综上,我国古代茶学和农业科技的文献著作极为丰富,是我国发展现代茶产业极为宝贵的历史资源,也是我国发展现代茶产业、传播茶文化得天独厚的优势。

  “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现代茶学和茶业新技术,正是从历史发展积累而来的,因此,推进贵州茶产业大力发展的聚力点,不仅要立足现代茶学,同时也要继承传统茶学,并将二者有机而紧密地结合在起来。同时,对传统茶学、茶业技术和茶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推进贵州茶产业革命,建成茶产业强省的必然要求。

  (执笔:谢孝明)

(编辑:闫若之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