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大江潮涌,见证四载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华网 梁建强 发布日期:2020-01-0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大江潮涌,奔流不息;长江沿线,绿水青山如画。一幅共抓长江大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图景正在徐徐舒展。

  四年前,2016年1月5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重庆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是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把脉定向”。

  四年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沿江省市以及各有关部门主动作为,在强化顶层设计、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转型发展、探索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推动开展了大量具体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大江奔流,见证高质量发展。从《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及诸多专项规划印发实施,到各地、各领域政策文件密集出台实施;从整治非法码头、搬迁沿江化工企业,到开展饮用水源地、入河排污口、化工污染、固体废物等专项整治行动……一项项工作有条不紊,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规划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沿江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共抓大保护”的整体格局基本确立。

  沿江探访,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四年间的变化——无序的采砂码头消失了,“化工围江”的场景不复存在,“散乱污”企业肆意妄为的问题得到治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亲水长廊、一座座滨江公园的建设,是各地立下规矩、划定红线之后,着力实现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发展理念深刻变革。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进一步共抓长江大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仍面临着一些困难挑战和突出问题。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指出,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仍存在一些片面认识、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体制机制亟待建立健全、流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有关方面主观能动性有待提高。直面问题、迎接挑战,百尺竿头仍需更进一步。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更好地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把握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的关系、正确把握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正确把握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更加坚定不移地全面做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坚定不移将一张蓝图干到底,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有机融合的高效经济体。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切实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真正让“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要做的还有很多。

  共抓长江大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一场“接力赛”。四载时光,是一个开端,更标注了新的起点。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