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西吉:跨越3000公里的携手战贫
来源:新华网 马丽娟、贾浩成、张亮 发布日期:2020-05-1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走进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偏城乡涵江村,一栋栋红瓦白墙的砖房分布在青山脚下,平坦的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户户门口。“我们村再也不是一滩烂泥了!”涵江村贫困户苏维俊说。

  涵江村原名“烂泥滩村”,这里曾经村落破旧、道路泥泞,产业发展也十分落后,是偏城乡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短短3年时间,烂泥滩村发生“蝶变”,一跃成为偏城乡的相对富裕村。

  这些变化离不开来自3000公里之外的援助之手。“闽宁协作为我们村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涵江村驻村第一书记秦振邦说,2017年起,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对口帮扶烂泥滩村,持续的扶贫协作,助力烂泥滩村走上蜕变之路。

  

借助闽宁协作,涵江村成立了村级养殖合作社。新华社记者 马丽娟 摄

  西吉县是西海固地区最贫瘠的县区之一,全县共有贫困村238个,占宁夏贫困村总数的五分之一,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5万人,占固原全市的近40%。贫困程度如此之深,贫困面积如此之大,西吉的脱贫需要超常规的手段,需要全方位的帮扶。1997年以来,莆田市和西吉县开启了一场跨越山海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接力长跑”,源源不断的海风和温暖吹向西吉。

  借助于闽宁协作,涵江村建起了扶贫车间、菊芋种植扶贫基地等,为村民致富搭建了桥梁,占地4200平方米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办事。为感谢涵江区的帮扶,2018年初烂泥滩村正式更名为“涵江村”。

  

涵江村光伏发电站,2019年下半年为涵江村带来5.3万元的村集体收入。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涵江村是闽宁协作的一个缩影。三十多年来,莆田市在西吉县累计投入各类资金3亿多元,建设闽宁示范村15个,扶贫车间74家。2012年建成的宁夏西吉工业园区,成为宁夏首个“闽宁产业园”,入园企业20家,去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89亿元,为西吉经济增长带来强劲动力。

  现在涵江村借助小额扶贫信贷发展养牛产业,全村牛存栏量从2016年的80余头增长到现在的840多头,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800多元增长到去年底的近1万元。“去年我养牛挣了8万元,媳妇在村里的扶贫车间打工每个月有1200元的工资,今年我家脱贫了。”苏维俊高兴地说。

  

涵江村旧庭院遗迹。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涵江村有片“乡愁园”,是一片90年代废弃的房屋群落,屋前长满了荨麻等野草,说明这里已鲜有人踏足,而不远处就是一片新居。苏维俊说:“这几年的变化太快了,现在出门再也不怕别人问我是哪个村的了,心里特别自豪。”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