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黑土地上日子美
来源:光明日报 张士英 张亚雄 姚晓丹 发布日期:2020-07-0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开栏的话

  时间前行,每分每秒都有自己的重量。2020年,正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历史时刻。从北国原野到南海之滨,从城市到乡村,广袤的中国大地上,亿万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凝心聚力,艰苦奋斗,辛勤建设美好生活。执着、纯朴、活力、沸腾、信念、瞩望……无数动人的字眼,编织成中国人民走向小康生活的时代交响曲。小康承载初心,小康属于人民,小康源自奋斗,小康点亮生活。《光明日报》开设《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栏,讲述“小日子”的丰盈温暖,见证“大梦想”的非凡壮美。

 

  “过上了电影里演的小康生活。”75岁的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星火村村民吉炳浩回想多年前看的一场电影,感慨岁月变迁。

  “自己挣的钱够花,还有点存款。”佳木斯富锦市大榆树乡农村家庭妇女陈鸿在家门口的工厂找了份能带薪休假的工作,对现在的生活感到非常满足。

  “不欠谁不少谁,小日子消停过。”伊春铁力市北星村村民郑辉经营一家民宿,靠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自己的勤劳过上了好日子。

  从沃野千里三江平原佳木斯到莽莽林海小兴安岭伊春,对心中小康生活的提问,人们尽管答案不同,感受各异,但黑土地上的人们过上了向往的生活,黑土地上的一座座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苏苏村的精气神

  天公不作美,到佳木斯悦来镇苏苏村张喜家采访时,正赶上瓢泼大雨。“亏得是现在,要是以前下这么大雨,都没法请你们进屋。”张喜腿脚不好,还有冠心病,一年吃药要花不少钱,原来他和老伴就指着20多亩地生活,老房子住了40多年,屋漏雨、门露风。“赶上国家扶贫的好政策,自打驻村工作队来了之后,全给翻新了,看病给报销,产业有分红,还帮我找了个打扫卫生的活。”老张坐在炕头上细数,“不光是我家,全村都变了个样。”

  苏苏村,赫哲语是草木茂盛的地方,但好寓意没有让村民过上好日子,相反这里过去是远近闻名的难点村、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人称“黑三星村”。

  “由于村两委班子多年来工作不力,村里积累了很多问题,村民有怨气。带着负面情绪,脱贫工作难以开展。”驻村的扶贫工作队走村入户后心里有了数,“要强村富民,必须以党建为统领,抓班子、带队伍、聚人心。”

  一个多月后,由原村委会旧房改建而成的党建中心投入使用,包括党员活动室、党建档案室、脱贫攻坚室等。“整顿行动”“比学行动”在村支部开展起来,各项制度、发展目标、脱贫举措等一一上墙,让村里党员心中有数。

  “过去村里有一句顺口溜,‘村委会里不见人,只剩锁头把大门’,现在到村委会办事,啥时候都有人。特别是开展‘十星党员’评定等工作后,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更强了。”村党支部书记齐更春说。

  人心齐了,干事的劲头也足了。苏苏村成立了村办企业,逐步形成养殖肉鹅、果树蔬菜、秸秆打包、肉加工四大村集体产业。“肉鹅养殖场最初建设时,除了彩钢房由厂家提供,其余工程都是由村里党员带领贫困户和村民完成的。”驻村工作队队长石鹏说。

  外乡人李东到苏苏村发展绿色种植产业已有5年时间,他感触最深的是村干部和村民精气神都上来了。“疫情期间,村干部主动帮忙解决用工问题,村民以前混日子,现在干活积极,比着挣钱。”

  党建引领,苏苏村三年三大步:2017年仅用7个月时间就摘掉了软弱涣散村的帽子,2018年末成功摘掉贫困村帽子,2019年末摘掉难点村帽子。曾经的“黑三星村”变成了文明富裕村。

  赫哲族的好日子

  雄鸡一唱天下白。乌苏镇抓吉赫哲族村地处东极抚远市,这里是祖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地方。村民邵文芝起得很早,这两天镇里请了市级非遗传承人教鱼皮手工艺品制作,喂完新抓的鸡雏,拾掇干净屋子她就往村活动室走,不到八点,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作为土生土长的赫哲族人,邵文芝说自己比父辈们幸运,过上了好日子。“小时候住‘地窨子’,冬天又潮又冷,家里全靠打鱼为生,父母起早贪黑,过得很苦。”后来自己成家,日子也是紧巴巴。

  这些年,随着国家兴边富民的好政策,邵文芝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种地给补贴,打鱼有油补,搬进楼房自己只拿了几千块钱。现在100多亩地加上和爱人农闲时打零工,一年收入8万多元。”

  在抓吉赫哲族村,像邵文芝这样的小康家庭不在少数。乌苏镇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民俗旅游和赫哲族文化产业,引导渔民上岸转型、增收致富。

  跟随乌苏镇党委书记李东生的脚步,走在村里平坦宽阔的水泥路上,一排排新式民居掩映在绿树丛中,极具民族特色。而村子另一侧,21栋现代风格的“网红民宿”也已建成,即将开门纳客。“这是一期,二期项目正在抓紧施工。”李东生说,“总书记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我们听了受鼓舞,还得继续加油干,让好日子更好。”

  看到自己的家乡越变越好,尚美含大学毕业后选择回村工作,在村里新建的赫哲民俗展示馆做讲解员。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90后,她与另外两名大学生组成民族舞蹈团,教村民们跳赫哲族传统舞蹈。“我们在编舞的时候,会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进来,一是让村民学习传承,另外也是想通过他们展现给天南地北来旅游的游客,让更多人了解赫哲族传统文化。”

  “啊朗赫拉赫呢哪雷呀,赫啦哪呢赫呢哪,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乌苏里江畔,赫哲族人正唱着新歌奔小康。

  养顺叔的农家乐

  兴安岭上故事多。走进伊春市上甘岭林业局溪水经营所的养顺农家院,退休林业工人刘养顺一家五口笑意盈盈,拉着记者讲起了生活的变化。2016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溪水国家森林公园视察,在刘养顺家,鼓励他退休后再干点啥。

  2016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和指导下,养顺农家院办了起来,招牌菜是红烧鱼、排骨炖豆角、贴饼子。依托溪水国家森林公园的好生态,农家院开张后,慕名而来的游客日益增多,大家都想品尝一口“看着就好吃”的农家美味。

  “游客多的时候都忙不过来。”刘养顺说,旺季时每天接待的游客最多能达到二三百人,一天的收入能达到上千元,相当于他半个月的退休工资。“年轻那会儿觉得家家户户都能吃上大米白面和肉,就是小康生活了,而现在早已实现。”

  一人富不算富。随着游客越来越多,刘养顺鼓励街坊邻居们一起干。自己家客人多,就推荐到邻居的农家院去就餐、住宿,帮着拉客源,增加收入。在他的带动下,现在溪水所已经有了16家农家餐旅馆,形成了“溪水农家院一条街”。

  “都说靠山吃山,但吃法可是不一样了。以前靠砍木头挣钱,现在靠好生态。自打发展生态旅游,开了农家乐,林区人对树木更爱惜了。”采访结束,养顺叔一家人出门相送。

  走在林区山间的小路上,青山葱茏,水波粼粼,现代化的民宿小院鳞次栉比,点缀着画卷,也浸润着人心。“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在这片古老而又富饶的土地上,绿水青山正在孕育着无限的生机,也带给林区老百姓更美好的生活。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