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北县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为蒙古族群众身着蒙古族服饰,表演马头琴、顶碗舞。
肃北县作为甘肃省唯一的边境县,不断根据时代发展新要求抓改革、搞开放、谋创新。图为位于肃北县马鬃山镇的边防国门。
肃北县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校园,在教学中用鲜活的历史、生动的故事阐述民族团结的内涵。图为肃北县幼儿园开展民族团结主题室外课程。
医务工作者深入牧区,为牧民义诊。
夜幕下的肃北县城流光溢彩。
肃北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组织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图为肃北别盖草原美景。 本版图片由肃北县委统战部提供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成立于1950年(当时名为“肃北蒙古族自治区”,1955年更名为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全县有汉、蒙古、回、藏等11个民族1.5万人,总面积6.67万平方公里,是甘肃省国土面积最大的一个县、唯一的边境县。肃北县地处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四省区交界地带,与蒙古国接壤,毗邻国际旅游名城敦煌市,是“丝绸之路”“大敦煌”旅游圈辐射带上的重要节点,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也是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7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甘肃省委省政府和酒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肃北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创造了辉煌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肃北县各族人民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甘肃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甘肃省委、酒泉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2019年,肃北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89亿元,是2000年的10.6倍;固定资产投资24.25亿元,是2000年的37.8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亿元,是2000年的10.9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亿元,是2000年的7.8倍。
肃北70年发展史,是各民族团结奋进史
70年来,肃北县各族人民休戚与共、并肩作战所取得的发展成就,是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在肃北成功实践的生动写照。肃北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形成了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为肃北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人民生活幸福奠定了重要基础。肃北县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是甘肃省“两个共同”示范县之一。
革命时期军民情深。1937年4月,李先念、程世才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左支队1000多人翻过乌兰达坂进入肃北境内的考克赛地区(现肃北盐池湾境内)。经过长途跋涉,大家深受饥饿、寒冷、疲劳和伤病的折磨。深明大义的蒙古族牧民诺尔布藏木、艾仁青等人识破国民党反动派的欺骗宣传,将300多只羊送给红军食用,还赠送皮衣、马甲、毡靴等衣物,主动提出为红军带路,将西路军成功带出祁连山。诺尔布藏木等牧民为红军西路军左支队顺利进疆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红军也在肃北留下了革命火种,播撒了民族团结的种子。当时,廖永和、何延德、杨英舒3位红军战士掉队,肃北蒙古族牧民收留、救治和掩护了他们。这3名战士在草原安下家,和当地蒙古族姑娘结婚,后来继续参加革命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维护民族团结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时间砥砺信仰,岁月见证初心,这些光荣历史为肃北民族团结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各民族共建家园。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建立初期,人口稀少,劳动力紧缺,百业待兴。为加快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党和政府从内地派遣各族干部到肃北工作,从外地农村招入劳动力。多年来,各族群众在肃北共同守卫边疆、共同建设美好家园。无论在城市还是在牧区、农村,各族群众实现了语言相通、歌舞相融、习俗相染、情感相连。大家不分你我,共同生活、居住和工作,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军民携手固边防。肃北县是甘肃省唯一的边境县,下辖的马鬃山镇是甘肃省唯一的边防地区和边境贸易口岸。过去,马鬃山镇自然条件严酷,自然灾害频发,匪患严重。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与民兵多次剿匪,彻底肃清了流窜于马鬃山及其周边地区的土匪。1960年,肃北县在马鬃山开展了军民联防工作。1968年,肃北县政府根据实际解决了马鬃山抗灾保畜饲草料、打井配套设施、医务人员和教师短缺等困难,更加坚定了各族群众扎根边疆、建设祖国的决心。多年来,各族群众共同守卫边防、加快建设,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国防事业做了大量工作。如今的马鬃山镇,军民共建领域逐步拓宽,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爱民固边、兴边富民建设取得了累累硕果,被酒泉市表彰为“爱民固边先进单位”“边防工作先进集体”。目前,马鬃山镇辖区爱民固边模范村(矿区)创建覆盖率达100%。
肃北70年发展成果,深刻诠释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70年来,肃北县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一是始终不渝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肃北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甘肃省委、酒泉市委的决策部署,推动各项决策部署不断落地开花结果。二是始终不渝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70年来,肃北坚决落实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肃北的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三是始终不渝坚持改革开放。肃北根据时代发展新要求,把自身发展放到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大格局中去思考、定位,抓改革、搞开放、谋创新。如今,肃北县成为酒泉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酒泉市“两大增长极、四大增长点”区域经济发展新战略的重要支撑点,经济社会发展焕发勃勃生机。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县各族人民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经济社会发展迈出新步伐。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聚精会神抓好党的建设。肃北县坚持把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作为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党组织从1978年的56个发展到179个,各领域党组织基本实现全覆盖。党员从1978年的407名发展到2333名,党员质量全面提升。基层党建经费逐年提高,村级活动阵地逐步实现标准化,基层基础全面夯实。不断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干部结构逐步优化。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净化政治生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大力整治“四风”问题,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肃北县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对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加快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经济发展保持持续增长的同时,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水耗均控制在均衡进度范围以内,减税降费各项政策全面落实。2019年,为企业减免税费5600万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9亿元,县域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持续壮大。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成功创建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肃北雪山羊肉”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深入实施旅游兴县战略,积极推动西四县(市)区域(敦煌市及瓜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旅游一体化发展,做好文化资源保护传承、挖掘开发、宣传推介“三篇文章”。建成紫亭湖、党河峡谷民族文化风情园、“七彩花田·千亩花海”等一批生态景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先后荣获“甘肃省卫生县城”和“国家园林县城”荣誉称号。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开通“六个暖心服务”,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着力打造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网上可办率达95.25%。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成功举办三届“丝绸之路那达慕”暨八省区“孟赫嘎拉”文化旅游节、“草原新春”冬季那达慕,承办西北五省区摔跤锦标赛、甘肃省青少年国际式摔跤锦标赛等大型体育活动,积极推动马鬃山口岸复通,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新提升。肃北县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群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评估认定,率先实现十五年免费教育。卫生事业长足发展,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人均寿命逐年提高。精准扶贫对象如期实现脱贫,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养老保险逐年提标,老龄普惠、社会救助、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全面落实,健全“七免六补六高一覆盖”社会保障体系。市场主体从1984年的16户增长到2019年的1593户,食品药品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各族人民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2019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100元,是1978年的118倍;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00元,是1978年的106倍,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开展集中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活动,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县社会大局安定有序、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大幅提升。
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团结奋进走进新时代。肃北县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动建立互嵌式社会结构,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近年来,共培育全国和省、市、县级示范单位148个、示范家庭291户、模范个人8人、“最美团结之星”20人。前不久,在党中央、甘肃省委的亲切关怀下,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成功举办,全县上下倍感振奋、倍受鼓舞,更加坚定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团结一心奋进新时代的信心和决心。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丽肃北”建设取得新成效。肃北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动承担起维护祁连山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使命,以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组织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解决了一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南山水源涵养、北山生态修复、党河流域水土保持、退牧还草、矿山尾矿治理等生态保护项目扎实推进。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25%,比1978年提高近40个百分点;园林绿地面积117.88公顷,是1978年的近15倍;地表水、地下水、空气质量持续良好,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经营单位实现规范化管理,天蓝、地绿、水清已成为肃北的生态常态。
(编辑:李华)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