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嘎小学“未知少年”乐队成员与新裤子乐队成员一起演出。 刘续摄
顾亚和“未知少年”乐队合影。 顾亚供图
最近,海嘎小学火了。在贵州六盘水这所高山上的学校,有一支由小学生组成的摇滚乐队,他们演奏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关注。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视频中,5位乐队少年身着蓝白相间校服,胸前飘扬着红领巾。架子鼓手、电吉他手、贝斯手、主唱,跟随鼓点与乐器的旋律,唱着、跳着,歌声稚嫩且嘹亮。那间不到30平方米的教室,是她们此刻最绚丽的舞台。
视频中的孩子,来自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海嘎小学。这支乐队的名字叫“未知少年”,饱含着对未来的好奇和期许。
8月19日晚,海嘎小学里灯光绚烂、歌声绕梁。因为直播平台抖音公司的邀请,颇受年轻人喜欢的摇滚乐队新裤子乐队来到这里,与海嘎小学的学生乐队一起演出了一场名为“海嘎少年的夏天”的线上音乐会。根据统计,当日共有142万位网友观看了这场演出。
“这是我们组建的第二支乐队。第一支乐队的成员,现在都已经毕业了。”海嘎小学教师顾亚说,乐队的故事,要从2016年讲起。那年夏天,年轻教师顾亚背着木吉他,来到了学校。
海嘎小学位于“贵州屋脊”韭菜坪的半山腰上,常年云雾缭绕,被称为“云上小学”。顾亚承担着语文课的教学任务。比起学校地理位置的偏僻和生活上的不便,初到学校的顾亚更担心另外一个问题:不知道该怎么与学生拉近距离。他发现,大多数学生的父母都在外务工。可能跟成长环境有关系,不少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上课的时候,学生们都不愿意回答问题。
然而,很快顾亚发现,每当他在屋里弹吉他时,很多学生会趴在窗户边听他演奏。“不如就教孩子们学音乐?”顾亚萌生了这个念头。
几名教师开始四处筹集乐器。一些社会爱心人士和企业向学校捐赠了乐器,民谣吉他、电吉他、贝斯、架子鼓……学校又腾出了好几间旧教室,专门给孩子们当音乐教室。每天午饭后的40分钟,是孩子们学乐器的时间。一、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手鼓和尤克里里,三年级的学生学习吉他、贝斯、架子鼓。
孩子们刚开始学乐器时很难,为了鼓励他们,全校教师都加入到学乐器的行列中。每天午饭过后,校园里总会响起孩子们的歌声和演奏声。老师教学生,学会演奏的孩子再去教其他孩子,整个海嘎小学都被音乐滋养着。热烈的节奏燃翻了寂静的大山,孩子们变得更加活泼、开朗、自信。
渐渐地,学生们熟能生巧,乐器演奏越来越“有模有样”了。在大学里组建过乐队的顾亚提议,为学生们组建乐队。就这样,海嘎小学的第一支学生乐队——“遇”,成立了。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顾亚还带着他们到市区参加演出。当几乎没有出过大湾镇的孩子,站在舞台上,自信从容地演奏完3首歌曲时,台下的顾亚激动不已。他明白,音乐给孩子们带来了改变。
回忆起孩子们的变化,海嘎小学校长郑龙感慨:“音乐让孩子们有了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机会和渠道,他们的眼里不再是羞涩和害怕,更多的是笑意和自信。”
“我喜欢乐队,我在架子鼓上很快乐。”乐队鼓手、五年级的黄玉梅说,以前,她连在课堂上回答问题都不敢,现在接触了架子鼓,她不但可以在讲台上讲话,还可以唱歌。
“音乐可能无法使人摆脱贫困,但它可以点亮大山深处孩子们的内心。”顾亚说,“从专业的角度来说,我做的这些事情可能很业余。但从孩子成长的过程来说,我觉得很有意义,因为他们需要这份快乐。”
顾亚和学生们一起创作了一首《海嘎之歌》,歌词里唱着,“韭菜坪下小村庄,一直以来党在帮,茅草土屋变洋房,家家户户饭菜香……”
(编辑:李华)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